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难得一见的纤维玉刻
纤维玉是中国玉石宝藏中的特殊品种。说其特殊,一是因为其被发现和利用的年代并不久远,二是因为这种玉石的质地与其他玉石也有很大不同。
黑色纤维玉雕清明上河图(第五块)
皆大欢喜
开泰图
唐卡
上世纪80年代末,从事地质考察工作的邵忠田第一次在秦岭深处发现了这种玉石,而后它的艺术价值才逐步被开发出来。“这是一种特殊的玉石,开采之前是软的,跟胶皮一样。开采出来以后,在陆地上经过20天左右的风干慢慢变硬,分为黑、黄、绿、白四色。”邵忠田说,通过地质矿石分析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种稀有玉石。在后来举行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他发现的这种玉被命名为纤维玉石,填补了一项矿产资源应用空白。
因为邵忠田有着较为深厚的美术基础,他便开始尝试用这种玉石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在自然条件下,会慢慢变硬,最终达到摩氏硬度3.8左右的矿物是一种非常适合雕刻、保存和观赏的玉石,而其丰富的底色和纹理,更为刻绘作品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神韵。这种玉石可以削得极薄,且比木头细腻,也比木头硬,更适合雕刻,完成的作品精美异常。刚开始时,邵忠田雕的全是小件,比如书法、绘画之类,玉料也就三四十厘米大小。后来他对这种玉石的秉性越来越熟悉、雕刻也越来越娴熟,他便开始尝试大件,于是数米长的大件作品和多幅组合而成的巨幅作品不断问世。从《难得糊涂》到《兰亭序》、《仕女图》,再到《八十七神仙卷》、《五百罗汉图》、《清明上河图》……
邵忠田创作的纤维玉雕刻彩绘作品,从原材料开采处理,到画稿雕刻、上色、配框都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艺流程。其作品线条刚毅灵动,色彩丰富艳丽。刻绘作品与玉石本省的颜色纹理相得益彰,在凸显中国书画笔墨韵味的同时获得了更为强烈的装饰效果。
编辑:李勤
关键词:玉石 纤维 作品 种玉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