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柴静产女,谁在阵痛
央视主持人柴静,火了一把自己的《看见》之后,这几天被人“看见”转身成为“美国公民”的柴妈妈。相关消息和照片,迅速成为不少网络娱乐新闻的头条,牵出了许多人莫名其妙的阵痛来。
尽管这条消息未经柴静本人证实,但众某丝依然像打翻了意识里已然成形了的百宝瓶,尝到了“不是滋味”是一种什么滋味。失望、讥揄者有之,叫好、护神者也有之。央视喉舌、网络公知、美国女儿、中国公民……这些交织着几分敏感、几分纠结、几分被标签化了的复杂关系,将这条新闻中主人公似乎有那么点不愿示人的神秘性,传播出斗鸡般的掐辩效果,将习惯于以“爱国”这面旗帜来站队的人们,撩拨得火冒三丈。
因为有超生而坐不改籍的张艺谋垫底,柴妈妈的极端批判者,直接将她视如这个国家的叛徒。而柴静的拥趸者,则将又红又专的司马南他孩子入了美国籍一事作靶子,回击反方什么才是真正的假爱国、真虚伪。
这几年,网络上但凡有对现有社会形态挑个刺、质个疑、甚至对某个社会现象说个不字的,爱不爱国这么个标志性旗帜就会被人搬了竖起来,不管你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一句“滚回你的美帝”,足以将人呛到九霄云外。柴静这回“做了美国人的妈妈”,不少人便觉得这么个央视主持人,怎么得也不配说自己爱国,更不配在喉舌里一板一腔说话了。
为孩子找一个生存的环境和未来生活的方式,却被以道义的名义、爱国的名义,剥夺这个孩子的父母的生存方式选择权、甚至话语权,这已经不只是一个社会的包容度问题,而是某些人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爱国这面高尚却朴素的感情旗帜,当成了要挟他人与自己的意识处于同一个绝对形态的一把利器。他们在靠边站队的游戏中,有的寻找着被人盲目簇拥的快感,有的则将自己的灵魂,勾兑成一个营销的账号,通过寻找撕裂、对立,体现自己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商业价值。
柴静和司马南,孩子的国籍问题,谁都不是谁的把柄。中国有很多社会精英把孩子生在国外,也有像张艺谋这么有名有钱,照样不把孩子生在国外的,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中国有问题,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多多少少都有不足、都有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一样,同样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人人意识里都是“清一色”的念头,那才是奇了怪了的事情。
一个人爱不爱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把孩子生在哪里,也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在这个国家的公民角色中,担了多少当,做了多少有益的事。这个国家值不值得爱,倒是与这个国家的集体意识中,是否剔除了“清一色”的狭隘,是否展示了大爱的包容、和谐、友善等宽厚本色,是否将注意力放在了富强、公正、文明等向上向善的追求上有关。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柴静 孩子 阵痛 爱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