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再用“扶不起”来抓人眼球
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 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 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达州“黑心老太”的发酵,沈阳被撞大爷的“我有医保”,北京老外的“被讹”乌龙……在去年尾声阶段,整个中国都在被“扶与不扶”的有主题漫谈所包围。到了马年春晚,好人郝建的“扶不扶”是要把这热点用插科打诨的方式来坐实。然而,当深圳地铁中那个外企女经理晕倒,且“五人路过未施救”的字眼撞入 我们眼球的时候,心中那种五味杂陈依然清晰无比。
不由分说,看来还是“惯犯效应”!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大众会把之前曾经刺痛我们的案例再一次请出来审判一番:“挽救他人生命是为人道德底线、 社会在发展人的道德水准也必须要跟上、社会风气不要被几个无德之人所抛弃”……依旧熟悉的词语,依旧熟悉的愤懑。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再回过头来看,当这位女士倒在地铁站之时,在三分之内,的确有五人视而不见地飘过。然而在此之后,我们还是欣慰地看到有一对男女给予了援手。他们发现情况之后立即通知地铁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也很快赶到现场。但是遗憾地是,救护车却姗姗来迟。
没有人“扶”,是因为在场人员没有专业救护知识。印象中有那么一部《扶倒手册》,说的是盲目施救也许会带来更大伤害。但这不能说明这又是一起“扶不起”的社会道德事件。在场的人员尽到了自己的基本义务,而他人也不应该对此有过多的指责。
当然,我们还是有不少未竟之问。作为一线城市的地铁站,理应有着相应的医疗急救的人员和物资标配,如果能及时的用上简易氧气机,或者是注入葡萄 糖来缓解低血糖,这位外企女经理或许就能有一线生机。此外,急救车在接到电话半个小时之后才来到现场,这路上的“绿色通道”难道又经不起考验?
“扶不扶”和“怎么扶”,这两个绝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前者更多是道德责任,而后者更多的是技巧和常识。对于“扶不扶”的争论,已经说烂无味;而至于“怎么扶”,是不是可以来一次实际点的学习加讨论呢?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地铁 扶不起 眼球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