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挑夫校长”每天为娃背30斤饭走20公里山路雷打不动

2014年03月06日 10:46 | 作者:李昶 王静一 谭曦 杨涛 雷远东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学生为代天久颁奖

 

  “挑夫校长”:不坚持到最后,不算好汉

  62岁的代天久上领奖台时,身手灵便,走路的速度甚至比一般的年轻人还要快,他说:“每天给孩子们背30多斤的营养餐走山路,腿脚早就练出来了。”

  2012年5月,国家开始执行营养午餐计划,可代天久所在的杉木小学地势偏远,不通公路,孩子们迟迟吃不上营养午餐。“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上营养餐。”代天久许下这句诺言的第二天就背起自家的背篓,从此开始了他为孩子们背送营养餐的挑夫之路。20多公里的山路,来回3个多小时,每天重复着这雷打不动的行程。

  “实际上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在路上也遇到各种辛苦,怕误了时候,每天睡觉都睡不安稳。最怕遇到阴雨天,我一只手要打伞,背上还要背30多斤重的背篓,脚上穿的水胶鞋沾了泥巴以后特别的重。但是如果有人要和我换,我也是不换的。因为,不坚持到最后,就不算好汉。”而吃着营养午餐的孩子们的笑脸,就是代天久最大的动力。“看着娃儿们笑嘻嘻的,我心里多舒服的。”

  代天久学生:代老师就像爸爸一样

  和代天久一起上台的是两个杉木小学的小学生刘亚龄和龚兴萍,他们说,长在大山里的他们是第一次到成都来,上台难免有点紧张,但是想到代老师在身边也就不紧张了。

  刘亚龄说:“代老师就像我们的爸爸一样,我们好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不在身边,平时就是代老师照顾我们。”5年的朝夕相处让这些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很有些舍不得。“我想考本乡的学校,舍不得代老师和同学们。”而教了半辈子书的代天久也很矛盾:“说实话,真的很舍不得这些娃儿,但是又希望他们能到外面去,有大出息。”说起自己的学生,代天久如数家珍。

  现在的杉木小学已经焕然一新,修建了学生食堂,“吃的比家里还好呢。”龚兴萍说。而代天久也不用再给孩子们背营养餐了,但劳碌了半辈子的他仍然是闲不住。“我在食堂里自己画了好多宣传画,让娃儿们从小就知道珍惜粮食,不要浪费。”代天久的苦心没有白费,师生三人吃饭都是自觉少量多次。“拿太多吃不完,都浪费了。”龚兴萍很自然的说。也许,这就是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记者 袁慧君)

  感动瞬间

  “我们爱你,谢谢你做的一切”

  领奖现场,首先走上领奖台的是已年过花甲的“挑夫校长”代天久。代天久是第一次参加类似活动,为了打扮得体,他专门挑选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一件灰色夹克外套,和同色棉麻裤子。

  站在领奖台中央的代天久显得有些紧张,在他身边放着与舞台有些“格格不入”的东西,那就是时时刻刻陪伴他的“移动食堂”竹背篓。他默默地将背篓举起背上,向台下深深鞠躬。

  主持人问话后,颁奖嘉宾——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杉木校区的两名学生出现在舞台右侧,代天久有些哽咽了,他用手揉着发红的眼睛。“你们怎么来了?”他轻声问道,这两个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冲着他笑笑,从主持人手中接过了奖杯和证书,转身颁发给了代天久,“代老师,我们爱你,谢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稚嫩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长大了要做像你一样的人。”

  台下的“亲友团”红了眼眶,一边用手机记录这温情时刻,一边使劲地鼓掌。(记者 李昶王静一 摄影 谭曦 杨涛 雷远东)

  人物简介

  代天久,62岁,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小学校杉木校区原执行校长。

  颁奖词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四十一载育人梦,五千里路云和月,挑夫校长背起的不仅是营养,还托起了明天的希望。

  感言

  “继续教好学生,继续为群众做好事。”

  去年6月6日,本报率先报道“挑夫校长”代天久的故事,引起广泛关注。省委书记两次作出批示,要求各地要把农村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强力推进,还特别叮嘱要对农村边远山区师生予以特殊关怀。宜宾市专门出台规定改善义务教育条件,宜宾农村义务教育条件因此得到全面提升。

  嘉宾点评

  周世纯:“挑夫校长”是宜宾的骄傲

  昨天上午,在感动四川颁奖典礼现场,宜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世纯作为嘉宾全程见证了这段感人时刻,“‘挑夫校长’代长久是我们宜宾的骄傲,是整个四川和国家的榜样。”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山路 感动 挑夫校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