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类得了病 不能赖手机
老友相聚,自顾自玩手机;阖家团圆,个个是“低头党”;不管等车、吃饭,每5分钟掏出手机,刷一次微博,查一次微信;手机伴枕,才能入睡,一觉初醒,先看手机;就连聚餐上道菜,也让手机先“吃”……
据说,这都是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又据说,这种病症,发作起来很可怕:小处而言,亲情友情因之淡漠,大处来讲,社会信任因之丧失。
“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现代社会病理现象,得到广泛认同。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不能走向反面,不必妖魔化新技术。否则,我们就走不出“看报纸长大的一代,批评看电视长大的一代,看电视长大的一代,又批评看互联网长大的一代”的怪圈。
妖魔化新技术,容易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新技术,漠视、隐瞒真实的、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有打工族抱怨,自从有了微信,就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老板发号施令更加无所顾忌,被迫无时无刻拿着手机刷刷刷。这完全不是手机、微信的错,错在老板不懂劳动法,不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力资源管理常识。
另一种担忧——使用微信而非打电话、面谈,导致人情冷淡,也未尝不是杞人忧天。成年人会自行判断、选择一种最高效的交流方式,心智成熟者懂得“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道理,适可而止,有益健康。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人感叹人情冷漠、人心不古。可是,长者扑地无人问的悲凉,是因为手机和科技吗?一方有难万方支援的网络慈善传奇,恰恰是因为科技凝结了人心。即使家庭内部,微信朋友圈、微博,让天各一方的父母儿女,也有机会认识到对方更精彩的一面。移动互联网,可以使人“对面不相识”,也能让人“天涯若咫尺”。
不可否认,某些时候,现代科技有过分膨胀的趋势,甚至威胁人类生存。但是,“真正的问题,不在科技是否会奴役人类,而在人类能否主宰自己的命运”。
科技与人文绝非必然冲突,完全可以互为配合。把科技看作人文对立面,是误解了人文,也误解了科技。人文真正的对立面是野蛮,是对人的尊严与文化的残害。科技与人文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两者是可以,也是应该整合的。妖魔化新技术,是“人文咳嗽、技术吃药”,板子错打,后患无穷。
人类社会自己得了病,可别赖在智能手机上。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手机 人类 科技 人文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