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奶牛遭打药催奶 谁之过?
近日有读者爆料称,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内藏有一家无证奶牛养殖场,出售未经检测检疫的牛奶。而工人为增加产量,还给奶牛注射缩宫素,每日生产出来的600斤牛奶疑似流入广州等地。工人毫不避讳地表示确实给奶牛打缩宫素等药物催奶:“打多少,打哪里,我们都心里有数,毕竟打多了也没用,还浪费药水。”(3月27日《新快报》)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这家养殖场让人有三惊:一是为了产量,竟给奶牛打缩宫素,是否会在牛奶中残留药物,损害人体健康损害?二是奶牛养殖场日产牛奶300公斤,竟无养殖资格。三是养殖场位于环保部门划定的严禁养殖的区域,有污染水源等隐患,且已存在半年之久。
不难发现,养殖场经营者利欲熏心,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消费者健康安全,是造成非法养殖、违规打药等问题的根本。但畜牧、卫生、防疫、环保等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不到位,甚至执法不力等问题,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在牛奶问题上,我们所吃的亏已足够大了。若因为打药而催出的牛奶,再次引起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或悲剧事件,其严重后果谁也负责不起。拿卫生防疫部门来说,明知道“该养牛场无任何证照,所谓的‘兽医’也无相关资质,是一家非法养牛场”,却并没有采取相关惩罚措施。环保部门更是很清楚“该非法养牛场正好处于‘禁养区’内”,但采取的措施却只是“派人去查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待非法养殖、破坏环境甚至威胁水源安全的行为,相关部门如此疲软的监管及久拖不决的执法方式,岂能不纵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岂能不让其抱有“打了药同样没人管”的侥幸心理呢?!
由此看来,奶牛被打药催奶,监管与执法部门更需要“打药”诊治。奶牛被打的是催奶药缩宫素,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则迫切需要打一针“猛药”,治一治失职渎职、不作为等病症。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奶牛 打药 催奶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