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专题调研
“优”以何“胜”? 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但在济南齐鲁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贵昌看来,这一规律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得却并不那么充分,尤其是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这一法则远没有发挥出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优不胜、劣不汰”,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
24日以来,在民建中央“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专题调研组在山东省组织的与企业的多次座谈中,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表达了和秦贵昌相同或相似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产能落后企业退出机制的缺位、企业对破产重组的习惯性抵触、地方政府对落后产能的盲目保护等都是造成“优不胜、劣不汰”的重要原因。
“很多‘小钢铁’、‘小纺织’、‘小水泥’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GDP指标和增长速度,不惜暂时牺牲当地的部分土地、环境等资源给这些低档次的企业以盲目支持,导致落后产能不断扩大。对关停、淘汰不合格企业后债务处理和员工安置问题的过多担忧也使得很多地方政府为了社会稳定而伸出干预之手,帮助本该落后的产能度过‘标准’的难关。”秦贵昌说。
“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制定标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才是政府应尽之责。”民建会员、山东淄川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爱谋表示。
“还有一件事政府应该去做,那就是要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加大力度。”济南市工商联副主席、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波提出,知识创新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巨大。一旦试验成功又保护不住,必然造成大量仿冒,盲目跟风。其后果不言自明:行业很快进入饱和期,产能迅速过剩,同时造成极大浪费,也极大挫伤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
“政府应简政放权,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手段使企业优胜劣汰,用市场的手段遏制产能过剩,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把权放给市场,让市场来‘审批’和‘评价’,让市场来决定项目的取舍与否。”民建济南市委企业委员会主任、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如是说。
“否则,‘劣不汰’必然导致‘优不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会有好产业、好企业,也无法彻底化解过剩产能。”秦贵昌最后表示。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企业 过剩 专题 调研 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