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兰州水污染背后的环境债
日前,甘肃兰州自来水发生苯污染,300多万市民饮用水成了问题,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尽管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但无法令担忧中的市民满意。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兰州市有过自来水受污染的“传言”,市政府当时做了辟谣,对“传谣者”做了处理。
如今,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这条“超期服役”多年的自流沟,将兰州市推上了风口浪尖,300多万兰州市民也饱尝水污染之痛。
尽管事后在紧急处理的过程中,兰州市长代表政府向市民做出道歉,但他“问心无愧”的说法,让人们觉得这样的道歉如鲠在喉,不是滋味。在很多人看来,在处理兰州水污染问题上,作为地方政府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仅仅因为没有隐瞒真相就问心无愧,那么政府的公共责任与行事标准也未免太低了。更何况,在此次水污染事件中,有很多地方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无论如何都撇不开责任的。例如,要不是偶然监测才发现苯超标,那么几百万的市民还要喝多久苯污染的饮用水?一条事关城市饮水安全的自流沟,为何就能一直“超期服役”下去?
诸多的疑团,需要以问心有愧的姿态继续去调查和向公众解答。倘若我们将观察兰州水污染的视野向过去回演,那么问心有愧的岂止是兰州市政府一个?从数年前的松花江污染,到去年长治境内发生苯泄漏,上海黄浦江上漂起来的死猪,再到今天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一次次的污染,令城市猝不及防。但事后的处理,就如同兰州市长的说辞一样,仅仅是努力对个案做到问心无愧(当然,对于公众来说,如果对个案处理能够做到真正的问心无愧,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只是历次污染过程中,似乎很少有地方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从未反思过污染背后,中国工业化思维下所欠下的环境债。
在多次饮用水污染事件中,我们看到,政府讲政绩,企业求利润,在GDP发展思维异化下,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政治经济一体化开发机制”。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资本不断扩大再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无节制无处理地排放到环境中,甚至为了降低成本,很少去改善环境设备,导致环境恶化的代价转嫁给民众。而当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和纳税大户时,环境保护也就被异化成了“污染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城市负有公共职责的管理者,通常以经济为第一价值,无视普通民众的决策能力和知识背景,忽略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和实际需求。也正是如此,过去很多饮用水污染就像此次兰州市政府的行事一样,不管是否有污染,总是先是处理所谓的“谣言者”,而不是检查超期服役的自流沟,然后等到事态恶化才出来解决,还堂而皇之地称自己问心无愧。
据监察部的统计显示,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1.4亿人。缺少管理者的公共责任,人们看到的情况是,我国污水如化学元素表,但净水工艺却缺乏“中国特色”。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废料、农业化学物质的排放,我国饮用水严重污染。而自来水厂还是采用简单的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的传统工艺,不能有效过滤日益增多的各种有害物质,甚至连基本的污染检测都存在偶然性。
另一方面,在过去很多次公共讨论中,我国行业标准不及国外时,常以强调中国国情为借口,然而,当真需要有中国特色时,却义无反顾地直接与国际接轨。国外确实可以用传统净水工艺,因为他们水源干净,他们有一套完善且负责任的监管系统在保障饮用水安全,而中国饮用水多被污染,需要更深层次的处理才能净化,而这种净化的范畴不仅仅是水本身,更包括环境制度、行业标准、以及政府价值观。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水污染 兰州 苯污染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