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华润事件:隔空掐架终须落地调查
4月15日下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在微博上发帖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渎职、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包养情妇。宋林随后回应:这纯属捏造和恶意中伤。王文志则对此表示,将用证据配合调查。昨日,国资委方面表示已知晓网上举报,并上报给领导。
这已是华润事件第二季。去年7月,王文志就曾以公民身份举报宋林涉腐。彼时,国资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注意到相关举报,称如果存在违法违纪问题,将严肃处理,其后并无下文。而今,王文志又一次举报,双方再度形成隔空掐架的态势。
不得不说,实名举报勇气可嘉。尤其是,华润乃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其董事长属于“副部级官员”,举报压力不容小觑。这也决定了,敢于站出来举报者,绝不能光凭“大胆假设”,手里还须有过硬证据。也因如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份举报,尽早介入调查。如果事实证明系造谣中伤,举报者也该为其在网上公开发帖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这也是网络实名举报应承担的基本风险。
眼下可以看到,相关举报已对华润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据报道,4月16日华润系股价集体走低。这也说明,任由双方隔空掐架,对相关举报久拖不决,对各方都不是什么好事。事实上,第一次举报的不了了之,也让事发双方处在互耗状态,也对反腐和打击网络谣言不利。及早介入的调查,既是厘清事态的需要,也是避免误伤的必然要求。
在网上,公众对此众说纷纭。有人对王文志举报勇气表示赞赏,也有人质疑其真实动机与举报背景。出现这些不同的声音,亦属正常:围绕反腐的博弈,本来就可能充满利益纠葛或权力斗争。理想主义地“扒粪”也好,别有用心地掐也罢,都不影响对事件该有的盖棺论定。对待网络反腐,关键看举报内容是否属实,被举报人员是否违法乱纪,举报者的身份及其动机只是花絮而已。
置于中央铁腕反腐的决心彰显的语境下,反腐渠道本来就在延展,包括网络举报的积极性也在增加。华润事件,在反腐扎紧篱笆的背景下,标本意义自不待言。就眼下看,王文志除在微博发帖外,已通过中纪委网站进行举报。这也让人乐观期待,这起举报很快将从网络对掐进入实际调查阶段。
□魏英杰(媒体人)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举报 华润 调查 事件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