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冰城好人”朱占华:捐献遗体是我为社会作的最后一点贡献
就在两个月前,朱占华拿到了胰腺癌晚期的诊断书。在片刻错愕后,他平静地折叠好那张薄纸,随后作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决定——捐献眼角膜和遗体。他说:“我的眼角膜还能给有需要的人看世界,骨骼还可以做标本,这也许是我能为社会作的最后一点贡献了。”
今年61岁的朱占华是哈尔滨市阿城区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人”,平时谁家有了困难都愿意找他帮忙。1990年阿城人代会上,山里人出行不便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从事营运的朱占华得知消息后,主动放弃已经跑熟的线路,接下了宝山村这条被称为“兔子不拉屎”的“生线”,这也是阿城第一条通村客运线。
宝山村(原宝山村和纸坊村)位于一条狭长的大沟内,有8个自然屯,出村道路条件很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在低洼严重地带,雨季能形成深达四五米的水坑,村民根本无法出行,一些老辈人活了六七十岁从没出过村子。
“乡下都是些原始村道,走牛车还凑合,很多地方客车简直就没法通行。”朱占华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自己出钱把20多公里长的村路垫上砂石。“不能让老乡们热起来的心再冷下去,一定要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为筹措这笔费用,朱占华一边营运攒钱,一边延展性修路。“从下涵管到铺砂石,那几年朱师傅为了村里的老百姓起早贪黑,腰弯了,人瘦了,没日没夜地干,连修路带搭桥他个人就花进去18万元。”纸坊村原村支书林银和说,路桥修好后,朱占华每天开车在这条线路往返,沿途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有求必应。
在山里,孩子们求学难。村子里唯一的小学地处8个自然屯的中间地带,南北纵深十几公里,孩子们上学下学全靠脚板走,遇上天寒地冻的冬天就更难熬。知道这个事后,朱占华心疼得不得了,从那时起,他开始每天免费接送孩子们上学和回家,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最初朱占华是一个个“捡”,路上看见步行的孩子就赶紧叫上车,时间长了他觉得这不是长久的办法。宝山小学原校长徐德江说,一个寒冷的冬日朱占华找上门来,希望学校统计一下,看看每个屯子有多少孩子,然后选择固定的地方一起等车,由他免费接送。
这些年来,地震救灾、扶贫济弱、社会公益活动中都有朱占华的身影。他的家里放满了别人送来的锦旗和一摞摞证书,见证了他对别人的帮助和做过的好事。
“现在我的时间用秒计算,我要活好每一秒。”如今,病情愈加恶化的朱占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每当疼痛袭来,他就大声歌唱,既是向病魔宣战,也是在用歌声宽慰亲人。(完)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朱占华 捐献 遗体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