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读懂“锦旗里的辩证法”
群众送锦旗,满墙挂锦旗,成为一些机关单位引以为荣的亮点。然而,日前在上海徐汇区,居民送来的一面锦旗却让干部如坐针毡。为在大门口修条无障碍通道,人们呼吁多年,近期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解决。面对锦旗,有关负责人坦言:心里更多的是惭愧,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这样看待锦旗,发人深思。
送锦旗镜匾、写感谢信,是人们夸赞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一种“传统”方式,激励了不少党员干部。但令人不安的锦旗,则提示着表扬之外的更多意蕴。
一条无障碍通道让居民一等就是20年,办件实事为何那么难,为什么拖了那么久?类似情况,到底还有多少?这么反推下去,脑子会越来越清醒:成绩背后也存在问题,光环之下可能有盲区,群众绽放的笑容里,时常蕴藏着值得深思的故事。
锦旗里面也有辩证法。它承载着荣誉,更写满了责任;它表达了谢意,更倾注了期待。一位基层干部在长期工作中收到了上百面锦旗,一面一面如数家珍,又颇为感慨:做了分内之事,群众却送来锦旗,本身就说明工作有不足。所以,每当看到锦旗,除了欣慰,更有压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自豪而不自满”,这是共产党人在鲜花和掌声面前的理性态度。
这么看来,锦旗好比一面镜子,它映照出工作的得失利弊,揽镜自照,有人自省自励,也有人沾沾自喜。一些公职人员存在“锦旗情结”。有的做了“好事”之后暗示群众送锦旗,有的事情没办先开出“要表扬”的条件,有的甚至自我表彰,炮制光鲜名号往脸上贴金,于是有了要锦旗、争锦旗、抢锦旗的不良风气。变味的锦旗,做假的成绩,更值得反思。
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世界的感应,常常是心灵的写照。竹涛阵阵,一心忧民者,自然“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官老爷们,则会把百姓冷暖抛诸脑后,想的是送礼声、升官令。同样,对群众的表扬,有的干部举一反三,想到了更普遍的问题、更多人的急难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实功;而有的人却视之为“政绩”的道具,图虚名装门面,不啃硬骨头,专搭花架子,最后都是“客里空”。锦旗虽小,分量不轻。很多时候,它拷问着思想观念的公与私,检验着工作作风的实与虚。
不求就里,难寻病根;不务实情,难办实事。不只是给好评的锦旗,近年来,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另类锦旗”。从“最不作为奖”的揶揄,到送时钟、鸭梨、皮球等委婉提醒,尽管有时失之偏激,但带刺的“表扬”,不也多少反映了现实积弊、民意呼声?可称道的是,不少单位不仅接下这份尴尬的“礼物”,而且反躬自省,力求把痛点变成亮点。“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能不能少些追名逐利的政绩冲动,多些排忧解难的问题意识,说到底,就看有没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敢不敢担当应尽的责任。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兰考高大挺拔的焦桐,杨善洲留下的郁郁葱葱的林场,村民请求将沈浩安葬在小岗村的红手印,一再诠释着为民的情怀、百姓的评判。永恒的丰碑矗立在人民心中,真正的业绩写在群众心坎里,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锦旗里的辩证法”。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锦旗 群众 读懂 锦旗里的辩证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