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舌尖上的“故事”值得品味
西藏林芝的精壮汉子白马为了给弟弟攒下学费,攀上40多米高的树顶,去割野蜂的蜜巢,那浓郁甜美的蜂蜜,流淌着手足之谊;四川一对漂泊的养蜂人夫妻,妻子妙手做出的美味豆花,让饱享“家乡味道”的丈夫,憨笑着认下“耙耳朵”(怕老婆)的调侃,对话中也藏着对家中一双留守娃娃的牵挂;山西的麦客,小心翼翼地与雇主砍价,新麦做出的腰带面麦香浓郁,他们却吃得心事重重,明年还能与收割机抢到多少地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心襟摇荡。只是,这一回的“舌尖”,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美得璀璨的食品,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更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正在剧烈变革中的中国叙事。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重要。曾经精致呈现的美食色香味,通过一个个的故事,丝丝缕缕地渗入国人心田,让人开始重新掂量“民以食为天”的分量,不但品味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感恩食材中的诚信与情义,甚而忧虑五千年饮食文化在利益之惑中的局部迷失。难怪有观众说,“舌尖2”让人看了,不再只是垂涎,还有了流泪的冲动。
在一部关于美食的片子里,如此精心地讲述草根人物的故事,透出编导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这曾是我们容易缺失的一种细小而重要的笔触。如果只是习惯于宏大叙事的笔墨,往往在丢失了生动故事的同时,也丢失了人性的温度、社会的温暖。一部成功的作品,唯有细节,才能生动;唯有生动,才能深刻;唯有深刻,才能独到地直击人心。
对一个拥有五千年记忆的古国而言,历史似乎漫长得令人疲倦,足以令后人忽略太多小人物的小故事。一卷史册,皇皇二十四朝,本纪、列传之类,大多是帝王将相,弄个把江湖人物进去,就算是很另类很体贴了。至于小小百姓,那只是蚁民、草民,谁会在庄严叙事中,关注一只蚂蚁的疼痛、一株野草的呜咽呢?秦军坑杀40万赵军降卒,项羽坑杀20万秦俘……谈笑间生命的灰飞烟灭,只虚化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为英雄豪杰背书而已。
新中国的成立,让普通士兵、石油工人有了成为时代偶像的契机,掏粪工人也可以成为共和国国家主席的朋友。普通人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这个国家的舞台,标注着时代的进步。然而在追求典型化的新闻效应和戏剧效果的诸多创作中,小人物的故事要进入大众的视野,仍然并非易事。因此,类似“舌尖2”这样的努力,便让人激赏。从不同角度讲述小人物的草根故事,从他们的歌哭悲欢,去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可贵的原创,也是对正能量的有效弘扬。
事实上,不但是“舌尖2”,还有讲述音乐人故事的“中国好歌曲”等节目,“替亲人出书,为百姓立传”的《百姓家史》系列丛书,它们都以独有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味道,感动全国,感动世界。
这样的“味道”,值得聆听,也值得喝彩。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故事 舌尖 品味 小人物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