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石嫣:女博士的绿色梦
一个在读博士生,跑到美国的小农场做了6个月“洋插队”,带着满手的老茧和“我要当农民”的梦想回了国。
一个城里长大、十指从未沾泥的姑娘,不用化肥和农药,居然能把一块荒地变成供应千户家庭吃菜的农场。
“通过‘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我希望给现代中国城市打造一个新的食品供应链,找到解决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城乡不信任问题的新路径。”这就是多家CSA农场创办者石嫣的梦。
“小毛驴”:CSA试验田
2009年,26岁的石嫣还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农村发展专业博士生。站在北京西郊凤凰岭下,面对着刚刚开垦出来的200亩荒地,带着四个核心团队成员和三个当地农民,石嫣开始实践CSA的梦想。
CSA是“社区支持农业”的英文缩写,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和瑞士。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相互信任,消费者预付一年费用,购买农民一年收成;农民则按照承诺,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农产品的纯天然无公害,并定期将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家中。
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当时的中国频发食品安全危机,生产者和消费者间互不信任。“CSA是一种人类真正和土地友好相处的可持续农业模式。”石嫣寄望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来破解食品安全僵局。
垦荒、平整土地、播种……一排排的菜苗从土里钻了出来,命名为“小毛驴市民农园”的CSA农场开工了。石嫣设计了两种会员模式:“配送份额”需交一年的订金,每周由农场将当季的新鲜蔬菜送上门;“劳动份额”则是交一半的钱,由农场提供土地和技术,供其自己耕作。
尽管配送的蔬菜经常只有包菜、黄瓜等几个品种,而且模样“看上去不那么水灵”,但配送份额会员李佳佳觉得,“味道真的好,十分浓郁。有一次,从菜里还爬出一条大青虫来。”
成为劳动份额会员后,北京市民秦书高有了一块30平方米的土地,每周末过来照料自种的瓜果蔬菜。“按照有机的标准种植不用化肥、农药的蔬菜。”秦书高说,“为了女儿,自己种菜更放心。”
不用农药,有时候也会有消灭不了的敌人。2010年,整块地的蒿子秆发生了严重的斑潜蝇灾害,这种虫子不用剧毒农药无法除去。结果,配送份额会员在当季便没有收到蒿子秆,种蒿子秆的劳动份额会员也颗粒无收。“CSA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种植者和消费者不仅共享收益,也要共担风险。”石嫣说。
为了招募更多会员,背上三张“易拉宝”,带着几兜新鲜蔬菜,石嫣和小伙伴们走进社区宣讲。“你们是来推销的吧?”尽管亮明了博士身份,沟通了半个多小时后,石嫣他们还是被小区物业经理轰了出来。
一年后,通过口口相传,“小毛驴”的会员数量从最初的54户猛增到了300多户。可突然间,“上当了”“骗钱的吧”“萝卜都是烂的”,不断有质疑电话打给石嫣,多的时候一天十几个。
石嫣觉得问题很严重,马上到会员家走访,“大部分是因为老人不理解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所产生的误会,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会员迅速增加,管理没跟上造成的。”针对投诉的会员,石嫣专门组织了参观活动,并经常上门沟通,质疑声渐渐少了。
“要善待土地,土地最诚实,你呵护它,它就回报你,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石嫣说,“小毛驴”虽然没有去参加有机认证,但获得了消费者的“认证”,会员年年增长:2011年扩充到700多户,2012年达1000多户。
“我在美国学习的农场经营10年才有33户会员,我写邮件告诉他们,我有1000户,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石嫣说。
CSA:“洋插队”取经
2008年4月,石嫣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洋插队”,系统学习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对于一个打小在城市生活,从没干过农活的姑娘来说,这里的劳动强度之大超乎想象,除了一台小型的拖拉机可用外,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动手进行。
最让石嫣害怕的工作是拔草。不用化学除草剂,田里各种野草疯长。看着那拔也拔不完的野草,石嫣曾经问过自己:难道这就是“社区支持农业”?
蔬菜和水果陆续收获后,农场准备配送。“每年的第一次,总有些意外发生。”农场经理尼克告诉石嫣他很担心。因此,在将蔬菜装箱时,石嫣格外小心,直到把33个箱子都放到冷藏室后,才松了一口气。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第二天中午运送过程中,他们发现,由于冷藏室里的温度比预先调节的低,箱子里的部分蔬菜结冰了,芦笋甚至被冻得变了色。
随后发生的一幕牢牢印在了石嫣脑海里。尼克先是和他们一起挨个给已配送的会员打电话,表示歉意,然后把还未送出的芦笋换成新鲜的。
“诚信是最高原则,农民信任土地,消费者信任农民。”半年间,石嫣收获了对CSA更多的理解,当农民的愿望开始在心底萌发,“我想让每个人都吃得健康,吃得快乐。”
因为到美国“洋插队”,石嫣被一份美国报纸整版报道。在接受这份报纸采访时,她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要在中国建一个CSA农场。
再出发:和农民分享收获
“小毛驴”的成功让石嫣声名鹊起,但她却决定离开,重新开始。与“小毛驴”农场中雇用农民的方式不同,石嫣这次要把农民当作合作伙伴,一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推动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采用有机种植。“从长远来看,健康、安全农产品的持续提供,依靠的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农民,必须让农民受益。”
石嫣给自己的新农场起名叫“分享收获”。北京通州区西集镇马坊村农民郎广山一家成了合作伙伴。可刚合作没几天,“茄子事件”就爆发了。
一天,郎广山在大棚里发现,刚挂果的茄子招了茶黄螨虫害,如果不及时打药,这一棚子好端端的茄子将变成“开花馒头”,果实苦涩不能食用,这样下去肯定要绝收。
心急火燎的郎广山趁着地头没人,偷偷背来了喷雾器,给茄子打上了药。没承想,还是被石嫣的小伙伴们给发现了,满棚子的茄子全被连根拔了!
郎广山气得直跳脚,好在被郎婶给劝住了。郎婶说,既然合作了,就得照人家的法子种。
蔬菜产量低了,但价格却高了。一斤菜卖15元,郎叔能收入5.8元,一年下来,郎叔家收入将近20万元,比以前高了两倍多。郎广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也因此回到了村里,准备成立农业合作社。
如今,加入“分享收获”的消费者会员已经有450多个。生产基地也从一个扩展到2个,通州150亩基地、顺义50亩基地;农户则由郎叔郎婶一家又增加了顺义柳庄户村的合作社。
石嫣在“分享收获”的宣传册中写下了一个可以“量化”的梦:“每5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亩土地脱毒;每1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个农民有机耕作;每10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5个年轻人留在乡村工作;每100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有一个更可持续的乡村。”(完)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石嫣 农民 农场 消费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