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神农架之殇是一个时代的悲泣
记者在神农架林区看到的是,一段段被“开膛破肚”的山体,一片片被顺着山谷而下的泥石流冲毁枯死的树木。在破坏最严重的三四个地段,神农架林区政府在机场公路旁边竖立了“生态修复后效果图”,画面显得郁郁葱葱,与现实中山体上一个个巨大的“伤疤”形成鲜明对比。(5月3日《中国经营报》)
神农架,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原始得如同处子一样迷人。当这个不应也不宜开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疯狂的削山造地的项目实施下,已然变得面目全非,千疮百孔。当自然资源被贴上“旅游地产”的标签后,跟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很难保持其原有的面目,并将数千来特有的风貌给予延续。
或许,这是地方发展或者官员政绩之幸,却未必是神农架之幸。作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一部分,神农架的开发必须经过严格听环保评审,只有“先购了票”之后,才能真正给予实施。虽然是否通过环保当地语焉不详,讳莫如深,但正如反对者所质疑的那样,大手笔建设同样也会形成大手笔的破坏。几千年数万年形成的自然遗产,被这样人为的破坏之后,可能再也无法真正还原。
谁不敬畏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谁就可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从水污染到土壤污染,再到时下不得不治理的大气污染,今天的“史上最严”其实都是在为过去的行为付出代价。在“为了经济发展”的理由之下,“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大行其道,结果便是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神农架开发的后果,远不止地方政府所说的那样简单,从削山数千亩的机场,到“景区+酒店+地产”项目的延伸,神农架的削山填谷的模式还将继续下去,总有一天就像“千湖之城”的武汉一样,在一片大工地之后面积萎缩,千湖已然名不副实。
之前,兰州、十堰、延安,一个个地方纷纷向大山要空间,再加上云南等地的削山造城等大规模的建设,以地产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恐怕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做到如此极致,对自然与生态缺乏基本敬畏。不过,大自然总是无情的,一个破坏严重的地方,必然会地质灾害不断。对于生态本身脆弱的地方,后果可能更加严重。面临“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问题突出”问题的神农架,究竟何去何从,恐怕在选择开发和建设的模式上,还需要更为严格的程序把关,将子孙后代和生态保护而作为落脚点。
一度以来,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事实上这其间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宁缺勿滥,“宁可穷政府也不毁自然”。欧美发达国家在经过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之后,对环境破坏的后果已经深有体会。所以他们对于环保的认识已经提升到“宁不发展,也不能破坏”的阶段。比如在德国南部的小城富森风景优美,附近有著名的新天鹅堡,每年的游人达百万以上,然而至今都没有建高速公路,就是因为当地人担心修路会侵占大片山林,还会因为车流量过多而污染环境,破坏自然风光。也是正是具有了这样的底线思维,才使得欧美很多国家,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环境资源得到了最原始的保护。
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一点没有被污染的水,没有被破坏的山,其实是一个执政理念和生态责任的问题,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方式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文明、富裕和现代化的国家,不是建立在破坏性的建设上,更不是对生态的摧残之上,而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绿水青山和文化遗迹中实现腾飞。(堂吉伟德)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神农架 破坏 开发 生态 时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