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别小瞧“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
有关“中国科学家发现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的新闻,明明应该是严肃的新闻,但在某些网站被放在了娱乐一栏里。
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有关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的研究,一经网络传播,引来了广泛的“扯淡”指责,“研究人员们,如果你们不得诺贝尔‘闲得蛋疼’奖,我为你们叫屈。”“大学?中科院?研究人员?黑他们吧?!这明明是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高年级的水平。”
学术如老虎,所谓研究需要怎样的“高大上”?虽然我们已经厌烦了“填补”“深远”“重要”这样的语汇,但我们还没学会放松心态去面对学术,跟学术轻松地“调情”。“石头剪刀布”就是庸俗而低级的,“游戏理论”就是时髦而高深的,这是这起事件的潜台词之一。
我并不觉得这个“游戏策略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多高明,结论有多新颖,正像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家、原中国心理学会会长张侃指出的那样,“靠用360个人分成几组做的‘实验’就大胆总结出这个‘规律’,就说明这些‘研究者’还缺少这方面研究的基本训练。”但这种常识式的说理,被标签式的传播遮蔽了,比如用“中国科学家”代替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用“石头剪刀布”代替游戏策略。这些标签,暗合了受众吐槽的心理。
一方面公众对常识探究缺乏兴趣,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去翻一翻那则简短新闻的PDF源文本;另一方面是话语围观娱乐式狂欢,也压缩了说理空间,我们是不是去查一下“游戏策略”研究是咋回事儿。两方面的简单与粗暴,模糊了事件本来的面目,让学术探讨变成一场吐槽大会。还记得药家鑫事件时李玫瑾教授提出“激情杀人”这一概念,网络上的群情激昂吗?当我们被话语裹挟,就来不及探讨常识的意义。
据说曾有人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为何将其理论称为“前景理论”,他回答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这起围观事件中也一样,传播者找一个槽点,好让大家更好地吐槽。
乔治·奥威尔写道,“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
社会心理学研究里有句流传甚广大白话,可以作为这场话语围观事件的注脚,“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提万有引力定律太严肃了,我们不妨试着去演绎那个故事,在一个美妙的下午,正是一个无聊的苹果,惊动了牛顿先生。
跟学术“调情”,我们还没做前戏的准备,脱掉粗鄙的衣裳吧。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策略 事件 研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