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瑞士银行不“保密”能暴露多少贪官
5月6日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即“信息透明协议”。根据这项新标准,延续几百年的保护银行客户隐私传统就此终结,瑞士账户再也不那么“保密”了。
瑞士银行长久以来是“避税天堂”的代表。“避税天堂”的存在,令各国贪官、黑社会洗钱和藏匿资产成为可能,而账户保密制度则让对上述经济犯罪行为的追查困难重重,一些利用“避税天堂”低成本设置的“皮包公司”,在国际市场进行不规范操作甚至欺诈业务,事发后便人间蒸发,也令各国感到棘手。
现在瑞士银行表态不再“保密”,之所以能在国内也引起巨大关注,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将之视为反腐的利好消息,网友们调侃的也是,今后贪官钱财往何处藏。瑞士银行信息在打击逃税和反腐中的作用,此前已经被一再验证。比如前几年中国台湾方面,就曾到瑞士调查陈水扁的账户。
现在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只要所交换信息仅与税收目的有关,瑞士的银行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自动交换信息。”尽管其将自动交换信息的范畴,限定在“税收”目的,但各国经验表明,严查偷漏税行为,就可以从中发现大量贪腐线索。网上曾流传,在反腐压力下,一些贪官将财产转移到了瑞士银行。这些消息此前无法核实,但现在则可以利用税收信息自动交换等机制,调查、打击国内一些贪官、富人的偷漏税乃至贪腐犯罪行为。
在“税收目的”之外,有关部门在反腐中,也应更积极主动利用瑞士银行的不“保密”原则。根据和瑞士签订的相关协约,中国可以通过个案合作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有关方面可按照法律程序,确保全面掌握涉贪官员的犯罪罪行,尽最大可能挽回贪腐官员造成的损失。
此次和瑞士签署协议的国家、地区多达47个,尽管其中有一些并非“避税天堂”成员,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前“避税天堂”已纳入其中,为建立真正的全球金融监管,迈出坚实的一步。预计经合组织年内可能公布“黑名单”,对少数继续坚持当“避税天堂”的国家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也就意味着,有些人要想通过境外银行避税或者“洗钱”的难度越来越高,但前提是国内相关部门要善用这些“新规则”,加大对公民海外资产的核查。美国联邦国税局在2011年公布《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就要“彻查”美国公民和外籍美国绿卡持有者的海外资产。中国对富豪或贪官海外资产情形,也要加强监控。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瑞士 银行 贪官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