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坚持转型升级方向不偏离,坚持钉钉子精神不动摇,打造河北经济升级版
农工党唐山市委会建言推进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为先 坚持优化市场环境为先 坚持园区建设为先
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工业化从来都是处于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历过两次大的经济转型。第一次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社会的转型。但因种种原因,我们失去了不少机遇,和山东、江浙等先进地区的差距由此拉开。目前,新一轮转型已经拉开序幕,我们应认真汲取以往教训,抢抓京津冀协调发展重大机遇,坚持转型升级方向不偏离,坚持钉钉子精神不动摇,打造河北经济升级版,实现河北省工业华丽转身、绿色崛起。当前推进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建议坚持“三个为先”。
一、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为先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无疑是河北省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但我们必须看到河北省是传统工业大省,在河北省工业产业构成中,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等传统产业占很大比重。2013年,传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85%,仅钢铁、石化、建材就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以上,资源型重化工业特征明显。传统产业的发展现实,决定了河北省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中,必须立足于省情,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为先,以传统产业的升级来推动实现工业的转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史表明,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比如钢铁产业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然它在各个历史阶段也都有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方面,目前河北省不适应的方面主要是产能过剩、产品低端,但不能因为存在不适应方面而一棒子打死,而它恰恰是河北省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依托传统产业这个基础,对其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引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利用信息平台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两化融合发展等。因此,在转型升级实践中,首要的是处理好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坚持增量资产中尽量发展新兴产业,存量资产中尽量突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区和园区尽量发展新兴产业,其它集中区和聚集区较多保留传统产业;新建企业发展新兴产业,老企业侧重改造升级。
二、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优化市场环境为先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政府必须要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否则转型升级将很难实现。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市场秩序仍待规范,公平缺失现象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健康成长,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比较普遍。具体表现为“三个抵不过”:一是自主创新的企业抵不过跟踪模仿的企业,呈现出投入多赢利少、投资长见效慢现象;二是安装运行环保设施的企业抵不过无环保设施或偷排偷放的企业,呈现出成本高收益低现象;三是奉公守法、有社会担当的企业抵不过漠视法律、泯灭社会道义的企业,呈现出守法吃亏、违法得利现象。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守法的积极性和创新的主动性,最终影响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必须尽快扭转。首先是放手于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施严格的差别电价、阶梯水价制度和严厉的排放标准,变单一的行政手段为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确保完成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装备的各项目标,为高端产业腾出空间和资源。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严格环评、外资核准和安全生产等前置审批。强力整顿市场秩序,加大环保、市场、安全、劳动、质量、社保、消防等执法检查处罚力度,重点查处无牌无证企业以及劳资纠纷频发、污染严重、违法经营、安全生产隐患严重的企业,对拒不整改或限期整改未达标的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停止供水供电。
三、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园区建设为先
当前,产业竞争已经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之间的竞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园区是重要的载体。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借力京津科技发达优势,为河北省高起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发展载体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京津是我国创新资源最丰富、科技人才层次最高的区域,特别是北京,其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占全国的30%,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的20%。我们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机遇,努力打造“政策洼地”,吸引京津的科技创新资源与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快提升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引领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把创新资源相对集中、新兴产业相对集聚的各类园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加快研发和转化国内、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使区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步伐更快,创新型企业发展动力更强,创新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大,从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转变园区规划建设理念,根据“生产、生活、生态”的原则,按照“厂办、厂研、厂商”的标准,规划新型产业园区的空间,建设高档产业用房和配套设施,从空间上为产业转型升级打好基础。要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按照全省工业布局规划,促进曹妃甸等工业区集聚发展,使更多重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高瑞华 农工党唐山市委会主委)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转型 升级 产业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