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高速公路凭啥“亏不得”
广西发改委定于5月16日召开广西高速公路通行费听证会,将按建成通车时间确定一类车通行费基价收费标准。其中2008年1月1日及之后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将一类车收费标准由现行0.4元/车公里调至0.5元/车公里。二类车、三类车不变。四类客车由1.60元/车公里降至1.45元/车公里。引发质疑。官方称此次调价属有涨有降,上涨源于成本上升、原通行费偏低致高速路亏损厉害。(5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此次调整只对2008年1月1日及之后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涨价,但通车前,高速公路的建设事实上早已完成,即使是2009年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恐怕其开工日期和大部分建设投入也都在2008年1月1日之前,这些公路在2008年之后甚至有的就没有建设支出了,怎么也要一样涨价?
再说,有关部门光看到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成本上涨,也应该看到经营收入也在同步增长甚至涨得更快。现在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与2007年及此前相比,翻了一倍都不止。高速公路的通行量逐年上升,经常出现的高速拥堵状况就是明证。上高速的车多了,高速公路的收费收入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光提造价上涨、运营成本上升,却只字不提收入增加,这种只为涨价找理由的说法,居然出自物价主管部门之口,实在让人怀疑其在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调整问题上能否持公正立场。
何况,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成本的变化并非是今日始,早在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前,投资方和有关部门就应该考虑到这一情况。既然是收费公路,投资运营均属于商业行为,理应充分考虑经营风险,别指望稳赚不赔。赚钱自己花,亏损却让公众来埋单,抱着这种思路来经营高速公路,成本当然会居高不下了。
在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收入、支出情况不透明时,怎么知道高速公路是真亏损还是假亏损?就算是真亏损,相关支出是否合理呢?正如自治区人大代表李旺兰所言,公路运营是否亏损,不能由企业和政府自身来说,而应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核查,如果亏损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是短期亏损还是长期亏损?是部分亏损还是全面亏损?亏损原因是车流量不足还是经营不善、工资过高?都需要用经得起推敲的数据来说话。”(杨国栋)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亏损 通车 运营 通行费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