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妈妈的唠叨是朴素家风
5月11日是母亲节。互联网上,人们晒出各式各样的“母亲元素”,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恩和敬意。
有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这话听似煽情,却未必言过其实。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中,母亲所扮演的角色是沉重而深刻的。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我们又习惯于将之与母亲责任画上不太对等的等号。于是,才有所谓“一出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等说法。
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保姆式的养护程序中,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柔性的姿态,教化并濡染着家庭的风习。也许可以这么说,中国家庭的家风,很大程度上是由爱开口、爱唠叨的母亲决定的。母亲节前夕,中国新闻社法人微博联手某网站微博、微视,共同发起“老妈口头禅”互动征集。在数万网友们晒出的“老妈口头禅”中,妈妈们的“唠叨”最让人印象深刻。所谓印象深刻,是千帆过尽后,才悟出回眸一瞥的温情,而身在其间的时候,也许还是会烦扰,未必会珍惜。但时过境迁,韶华老去,繁杂沉寂,始觉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就像季羡林说的,“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爱之深,责之切。唠叨是母爱的朴实呈现,唠叨更是华夏五千年间的浩荡家风。中国自古有“母仪家风”的说法,好家风是春风化雨的濡染,更是一个时代良善取向的承袭。在母亲的唠叨里,大凡“做事注意点,凡事想开点,困难会慢慢过去”“好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人诚实守信,能吃苦耐劳”等,已经不是具象的叮嘱,而是价值理念的张扬。三五声叮咛,一两句嘱托,时日长久,就是潜移默化的家风养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老妈口头禅”里,世人能读懂中国的浩荡家风。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唠叨 家风 母亲 妈妈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