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网上买房,监管亟待创新
弥补市场缺失的创新,带来大好的商机,也往往涌动最深的风险,它需要监管者的包容,更呼唤监管者的作为,以公义抹去私利的盲点
网上冲浪、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上理财,精彩纷呈的互联网,带给人们下一个惊喜是什么?据报道,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房网”于15日正式上线,一个全新的电商平台步入购房者的生活。网上买房,技术与理念双重创新的足音不期而至,令人憧憬,催人思索。
“小伙伴们,快转起来吧!”房地产的网络销售模式,为何受到如此追捧?网友点“赞”的背后,充斥着对现有交易模式的不满。一方面,2%—3%的中介费用,乘以动辄数百万元的房款,交易成本的激增让人“压力山大”,成为了垫高房价的又一块砖。与此同时,二手房店面里隐匿的欺诈、阴阳合同、不规范交易,种种“黑中介”行径也使得楼市“刚需”们头疼不已。
经济学中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成本越低,资源配置的效率越高。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打造的“存量房网上交易平台”,到容纳了新房、二手房“无缝交易”的平安好房网,买家卖家直接谈判、促进交易费用降低,构成了这场技术创新的核心使命,也是其生长拔节的底气所在。然而网上购房,并非全是商家宣传的种种好处。弥补市场缺失的创新,带来大好的商机,也往往涌动最深的风险,它需要监管者的包容,包容成长的烦恼、可能的失败,更呼唤监管者的作为,跟进创新的足音,并以公义抹去私利的盲点。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省点中介的佣金,便从一些网站寻找租房、购房的信息,结果电话打过去,李逵变成了李鬼,不是中介就是二房东。同样的疑问,房地产的电商能不能跃过简单的信息汇集,保障双方的信息安全、真实与准确?挣脱了实体门店的羁绊,专业的交易程序谁来办理?会不会产生新的欺诈陷阱?一旦拓展到公共利益的空间,就不再是商业竞争的私域,监管必须走在创新的前边,“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监管,不是盲目乱管,也不能墨守成规“一把尺子量到底”,需要监管者积极关注市场的创新动向,不断回应交易的合理诉求。比如,随着价低30%的“自住型商品房”受到青睐,必须防止摇号变身寻租的把戏;随着网络信贷的兴起,必须防范消费贷变脸为住房贷,累积起新的泡沫。对房地产电商平台的“无缝监管”,亦是此理。其中,变者,在规则与模式、环境的日新月异,不变者,在依法履职、勤勉尽责、守住底线的行政伦理。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考验的不仅是为政的定力,更有自由裁量的分寸感。
住房,群众安身立命之所在,市场的每一次波动,政府的每一次调控,均牵扯着万千群众的真切感受。由是,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把多层次住房需求的满足,交给市场与企业的创新,不要任行干涉,交易的安全、秩序与公平,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则由政府依法监管、维护,才能把该管的管好,助力广厦千万间,助力群众安居梦。
编辑:罗韦
关键词:监管 创新 网上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