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吉林省吉林市3亿元建设的客运站闲置,江西省赣州市4.5亿元建设的钟塔公园停摆……近期,几则城建项目投资巨大却造成浪费的新闻,再次让人反思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
这几个项目,规划立项上马时,或强调带动旅游、发展经济,或提出服务群众、改善环境等,听上去都令人期待。然而几年过后,非但没能实现初衷,反而招致百 姓斥骂。“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形象工程”,差别岂止是两个字?数亿投资打了水漂、造成巨大财政浪费不说,更严重的是,搭进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曾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可谓 切中现实之弊。事实上,城市发展中的规划失误、决策失误情况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不是说每项规划都必须十全十美、万无一失,任何决策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不 能交丁点学费,关键是,能否最大程度地降低规划失误率,如何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句话,就是如何从制度上杜绝“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 人”的现象。
无论是吉林的客运站,还是赣州的钟塔公园,在设计之初和建设之中,都曾遭遇质疑声音。有质疑不可怕,所谓“科学规划”,恰 恰就是要高度重视“反对派”“质疑声”,在充分尊重考量后做出最有利于百姓、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选择,并在方案设计时周密考虑、注意防范。遗憾的是,如今的 闲置或停摆让当初的逆耳之语“不幸言中”。这就值得追问了:当初的质疑、专家的反对为什么没能引起应有的重视?现在的叫停是为了“纠错”还是“一错再 错”?
很多城市规划,都需要适度超前——这也是体现科学性的一个方面。但超前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城市的生命力,不是体现在投 资浩大的造城运动中,而是体现在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中;不是体现在霓虹闪烁的光鲜亮丽中,而是体现在下雨不涝、下班不堵的科学规划中。在民生嗷嗷待哺、 “大城市病”日益显现的形势下,城市建设更应理性务实,少一些“大手笔”,多一些问题意识和民生考量。
什么样的城市规划,照见什么样的 执政品质。规划之初的拍脑袋决策,折射好大喜功的政绩观;公共政策的民意之缺、专家设计的行政干扰之憾,折射规划中的决策武断;主政领导“拍脑袋”决策后 却可以“拍屁股”走人,又折射出责任追究和人事考核的疏漏……一些干部上任一方,办公室椅子还未坐热,基层实际还未遍察,就站到城市地图前左描右画上涂下 抹,哪怕是穷乡僻壤,也生生描绘出个世界级现代化都市的轮廓。顺着这样的“大手笔”,推土机的轰鸣声固然可以把城市的骨架拉大,但这种摊大饼式的发展,绝 不是公众渴求的现代都市,更不是群众欢迎的美好家园。
如何管住领导干部制造“大手笔”的冲动,如何阻断形象工程的匆匆上马?这既有赖于 公共决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比如赋予专家和公众更多发言权和监督权,用政府、专家和公众的三方协同合作,提升规划科学性;也有赖于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的健 全,建构起更为精准的责任追究机制,用倒查追责的方式,督促领导干部不慕虚功,敬畏手中权力,提高科学决策力。
一位著名城市规划师曾 言:“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而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这是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提醒各地,通过强化 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守住城市规划不折腾、少失误的底线。决策者只有少一些好大喜功,多一些为民理念;少一些拍脑袋做法,多一些科学论证;少一些短期 政绩,多一些长远留芳,城市才可能少一些“油渍”,存更多“光芒”,城市里的人们,生活才可能更加美好。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规划 失误 城市 浪费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