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药品“暂定”有效期 须满足三个前提
“买了一盒药,药品说明书上却写着有效期:暂定36个月”。近日,有北京市民对买来的药品上有效期“暂定”的标注产生了质疑,“连有效期都不能确定,这药谁敢放心吃啊?”对此,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有效期标注为暂定的情况确实存在。(5月25日《北京青年报》)
表面上看起来,药品有效期“暂定”显得不严谨,有拿患者当小白鼠之嫌,但实际上这也不失为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据了解,药品的有效期是根据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而定的,如药品在拿到批文时,稳定性试验只做了36个月,也就只能标注“暂定36个月”,只有今后继续监测,才能正式确定药品有效期。
虽然标注“暂定”有其合理性,监管部门也承认这一做法符合规定,但这并不表示,监管部门和药企可以无视公众的顾虑,简简单单标个“暂定”就足够了。出于对药品管理和公众健康负责,监管部门应对药品有效期“暂定”标注的相关规定予以完善。
首先,在药品包装上对“暂定”要有解释。药企有必要对“暂定”的原因、药品安全性、药品存在的不确定性等情况在包装上予以附注说明,避免引起误会和质疑。
其次,设置具体有效期限时,为安全、保险,宁可将时限标注得短一些。在试验中发现某种药品有效期大约在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那就宁可标注“暂定12个月”。只有在有效期设置上遵循保守、严谨的原则,才符合使用“暂定”的初衷。
再次,“暂定”要及时摘帽。监管部门要给药企一个规定期限,要求在期限内完成药品测试,标注正式有效期,最大程度地消除药品的不确定因素,避免“暂定”成为药品快速上市的合法捷径。
监管部门不能放任“暂定”继续困扰公众,而应敦促药企对有效期标注工作加以完善。公共安全无小事,只有正视公众的质疑,不断改进,有效期“暂定”才能真正让公众放心。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药品有效期暂定 暂定36个月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