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评论:对官员自杀事件,舆论应多些宽容
6月5日,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白峰在其住地附近自缢身亡。经公安机关现场初步勘察认定,符合自杀特征,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另据其亲属介绍,陈白峰有多年抑郁症病史。
尽管陈白峰自杀的真正原因还有待调查,但是,一个生命的离去总是让人悲伤。近段时间里,官员的自杀事件,俨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以往对官员非正常死亡的“秘而不宣”,导致了公众对此类事件的高度敏感,其间不乏窥视、消遣甚至起哄看热闹的成分。对此,除了官方及时公布官员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减少质疑和传言之外,舆论也当保持理性和冷静。
毕竟,官员自杀事件各有不同,需要就事论事,具体分析。此类事件的集中出现,有反腐可能涉及个别人的原因,也有各种冲突矛盾之下,官员心理压力骤增的因素。应该看到,在官员的非正常死亡中,因压力而导致的抑郁自杀,占有相当的比例。遗憾的是,舆论对官员的非正常死亡,时常只停留于浅层次的好奇,缺少更为深入的关怀和思考。
比如,因抑郁症而自杀,这类事件出现于官员或其他社会群体身上,公众所表现出的态度大为不同。前不久,几位媒体人因抑郁症自杀,舆论讨论的焦点,集中于社会环境的压力、业界的生存状态、专业的救助方式、自我心理调节等多角度之上。而在官员自杀事件中,舆论更关注 “抑郁”的说法是否真实,对于自杀者本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及破解之道等则轻描淡写。
作为社会的政治精英,官员面对种种压力本属正常。不想承担压力,不愿为民做事,不应为官。理想的干部选拔体系,应该是“任人唯贤”,但在现实中,也有庸官、坏官、贪官。贪腐的存在,制造了官民之间的对立,也加剧了舆论对官员群体的不满。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实际就是从“吏治”的角度,改变官员作风,重塑官民关系。反贪反腐,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责任意识,这是官员必须也必然要承受的压力。
除此之外,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改革的诉求,也是官员需要承受的压力。相比于反腐败的刚性压力,这种压力有时候表现得并不明显。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不贪不腐,少做事、不做事,也可仕途平安。要想让这样的庸官感受到压力,必须在干部的选拔、考核制度上进行更为深入有效的改革,进而消灭庸官懒政存在的土壤。
相比之下,想干事、愿意干事的官员,则面临更大的压力。社会矛盾的加剧、深入改革的难度、舆论的逐步开放,都使得他们压力重重。
不做事无人知晓、天下太平,一旦做事,甚至做错了事,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客观而言,有担当想做事的官员们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绝不比任何一个群体小。如果我们鼓励改革创新,鼓励不墨守成规,如果我们关注转型期的社会环境、生存状态,为什么不能对“有所为”的官员们承受的压力多一些理解?
如果一边要求改革创新,一边又拒绝官员试错,不允许他们说错话、做错事,那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制度体系、舆论环境,在遏制贪腐、打击庸官懒政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和支持官员们多做事,敢于试错,破旧立新。
理解了官员们所面临的压力,对于官员的自杀事件,或许就会多一份冷静和思考。反腐败、整顿作风、整治庸官的压力不能减,缓解官员的压力,为想做事的官员创造条件,亦当有所为。
编辑:曾珂
关键词:官员 压力 自杀 舆论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