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公交价改共识
从7月3日开始到7月20日,北京市发改委和市交通委官网开设了“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专栏,市民可通过网上留言板、邮寄信件、电话传真和微信四种方式,就本市公共交通票价改革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这是本市首次在价格方案形成前公开听取社会意见。
北京公交票价被认为“全球最低”——不仅低于天津、深圳、广州、香港等国内多个城市的公交票价,也低于发达国家的公交票价,近年来,调整公交票价的压力越来越大。调还是不调?如果调,如何调?调价后,价格与服务是否配套?成了市民关切的诸多现实命题。相比于一些地方惯于暧昧的舆论试探,或不由分说强行推销,北京市在价格方案形成前公开听取社会意见,显得别具一格,堪称制度性创新。
公共交通价格的调整,既是攸关点点滴滴的民生细节,也是关乎公民权利的政治话筒,丝毫不可等闲视之。在公民意识日益觉醒的时代,事关公众利益的命题,唯有拿到桌面上公开讨论,把话筒交给公众,通过多个回合的良性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形成共识。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权威不是基于话语权,更不是来自高高在上的身份,而是基于公开透明的自信,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平等博弈——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最大公约数。
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缺少公众参与,由少数人、少数部门制定公共政策,往往经不起推敲,难孚民意,甚至有的公共政策成了部门利益化的集中体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无疑更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由于公众是公共决策的直接受众,公众的广泛参与除了能够减少公共政策的流弊,确保决策更公平、更可行,还可降低执行时遇到的困难,便于公共政策的有效落实。没有公众的“配合”,再周全的政策也难有生命力;如果迷信于强权推动,只会导致政府公信力逐渐流失直至殆尽。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这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其实,在众声喧哗中,有了麦克风不等于声音就能被听到,更不等于听到了被采纳。北京市公开听取社会意见,对民意不是形式化的应酬,也不是施舍性的炫耀,而是有诚意的制度安排。如市发改委所言,开展“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活动,开门听意见,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围、通过更多的渠道征集社会意见建议,使社会各方面能够参与到公共交通价格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中来,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经过此次尝试,如果确能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不妨将在方案形成前向社会公开相关消息、征集意见建议的方式固定下来。
此前,对公交调价已形成了多种代表性的声音。有人认为,价格低廉导致公共交通的环境和服务品质下降,不利于有车族放弃开车转乘地铁。也有人认为,绿色出行就是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涨价与该政策相悖。还有人担心,如果地铁票价大幅度上涨,会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观点不一,但可找到结合点,即公共交通便民第一。不管怎么调,价格调整是共识,调整目标让乘客更舒适也是共识。换言之,公共交通的价格改革确有必要性。此次征求意见不是以往那种击鼓传花的方式,而是打乒乓球式的互动,可以预见,经过多轮互动,歧见和冲突将逐渐减少。
征集社会意见建议仍在进行中,最终揭开谜底尚需一段时间,公众的参与热情令人快慰。据报道,2日上午11:30左右,北京公交和地铁即将调价的信息发布后,引发广大市民关注,用于征集市民意见的发改委官网几乎“瘫痪”,原因是访问量太大。这足见公众对公共交通价格改革的关心,更显示了公众“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参与热情。这也提醒相关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呼应民意,积极采纳公众的合理意见,以期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公交价改共识。
编辑:罗韦
关键词:公交涨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