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乘公车去“拍马”是否违规
退休官员去拍马,却要遮挡车号牌,说明他们本就明白,公车涉嫌私用会被群众发现,所以心虚不敢光明正大地上路,只好遮挡。转作风,也别遗忘了退休官员这一群体。
退休的领导原本有个爱好无可厚非,在茫茫的大草原“拍马”也是一桩美事。然而,再怎么说,这都应是个人的喜好而已,与他人无关。可是,从目前报道此次“拍马”的规模上来看,显然不合理——17辆越野车,其中3辆公车,加上其他“作陪”的人,已然超出个人爱好的范围。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此次采风“拍马”,其中有1辆未挂牌照、另3辆的号牌都用迷彩布遮挡。不管有没有退休,作为官员,本应该带头遵守交规,同时也当熟知新交规中“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一次扣12分。
这恐怕不在于他们不知道遵守交规的必要性,也不在于他们是多么的法盲,而是他们明明知道,公车涉嫌私用来去“拍马”会被民众发现,所以心虚,不敢光明正大地上路,只好遮挡。这正说明,在当前一些官员,包括退休官员,在八项规定跟前,转作风仍存在流于形式、虚与委蛇的现象。明张旗鼓,暗避风头,“硬政策”遭遇“软抵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尽管,这些官员已经退休,恐怕他们的权力和影响力仍旧“退而不休”。从这次“拍马”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一次小小的采风,竟能动用3辆豪车,“退而不休”的权力不容小觑。试想,若是退休后过得清闲,原本无须坐公车去采风“拍马”,即便为了公事坐公车也无须遮掩号牌,可偏偏相反。
其实,从这些官员的遮挡招数来看,他们最忌惮的还是民众的眼睛。能想到遮掩车号牌上路,而不怕当地“公务人员”“作陪”,正说明了这一点,欲盖弥彰之事,总会被民众“揪出来”。当前,大家都盯着官员转作风,但几乎限于在职官员,退休官员鲜少提及。这也提醒我们,对于转作风,也别遗忘了退休官员这一群体。
最后,除了“作陪”的摄影爱好者,被曝出的“还有不少在职的当地盟旗的政府公务人员”,都有哪些公职人员,必须也得再挖一挖,看看他们是不是也跟着来“拍马”的。(王小异)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内蒙古拍马事件 越野车挡号牌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