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住房“公积金”缘何一个月超过15000元

2014年07月14日 14:15 | 作者:乌梦达 张丽娜 杨绍功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部分垄断行业违规超缴住房公积金现象调查 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差距鸿沟有多大?记者在内蒙古省级贫困县杭锦旗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当地职工缴存的平均水平不足1000元,但当地供电公司职工最高缴存达到15530多元。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和垄断行业不顾国家明文规定,超比例超缴公积金,涉嫌违规避税和变相发放福利。当地职工平均水平不足千元

  内蒙古杭锦旗2012年才从国家级贫困县调整为省级贫困县,记者调查检索到该县供电公司2014年3位领导和2位职工的月工资,都超过40000元。工资最高的一位领导月缴存公积金达到15530.26元,一位非领导岗位普通员工的工资42000元,每月缴存公积金总数12000元以上。而杭锦旗所在市2013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仅为5574元,公积金缴存的平均水平不足1000元。

  按照住建部公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月缴存额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缴存比例,不低于5%。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等部门2006年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同时规定,作为缴存基数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据此计算,该供电公司个人和单位最高缴存额度分别不能高于2006元。

  专家表示,该单位违规为职工超额缴纳公积金,相当于变相发放了巨额福利;而该单位的天价工资,涉嫌以多发公积金逃税少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也数额巨大。通过“多交钱少缴税”,每月发放的福利总计超过14000元。

  记者粗略检索发现,当地以超比例、超基数违规缴纳公积金涉及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以及供电、矿业等垄断行业,缴存基数多在20000元以上。制度弹性拉大缴存差距记者调查发现,公积金制度“弹簧”的随意伸缩,正在不断拉大各个群体的缴存差距。

  ——行业差距悬殊。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所有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均应依法足额、按时缴存住房公积金,但现实中并没有做到。效益好的、国有单位和机关愿意多缴、报高基数,效益不好的单位或不愿意多缴的单位报低基数,或按照下限缴。

  ——制度弹性造成差距。《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财政部、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将公积金缴存额度限定在5%—12%。多数省份执行了国家规定,但也有部分省份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最高的缴存比例已达到25%。别让“隐性福利”冲击公平底线

  专家表示,公众对公积金“不公平”的最大感受就是缴存的鸿沟。对于是否采取“限高”政策,业界和管理部门却看法不一。

  一些公积金中心管理者反对对公积金缴存“限高”,认为高收入人群缴存的额度大,超额缴纳却有规定严格限制提取,这相当于超缴者为低收入人群做了贡献。

  而广西南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林一则认为,“现在执行超标准、超额缴纳的大多是垄断行业国企,他们缴纳的钱实际是国有资产,如果不设置上限,就变成私分国有财产和腐败分肥的渠道。”

  “公积金执行中所反映出来的缴存不公,根子在收入制度。”内蒙古赤峰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林蔚说,公积金不能再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产生二次放大效应。如果收入分配很难短期内实现公平,亟待统一的就是公积金缴存比例和基数范围。

  (记者乌梦达 张丽娜 杨绍功)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杭锦旗 省级贫困县杭锦旗 公积金超过15000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