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发霉面包”让更多人关注救灾?
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后,不只是对灾区造成了破坏,在舆论场同样掀起波澜。
《京华时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争论的起因:“争论缘于新华社记者的一个发现:在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一个质问由此而来:三伏天里往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南方灾区送棉被,不知‘囧’了谁?”
针对质疑,红会回应,一些受灾山区、丘陵地区早晚温差较大、湿气重,老人、孩子、孕妇等需要棉被,而且棉被功能多样,向灾区送棉被是救灾常见做法,并不仅限于冬季。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对《新京报》记者说,广东现在虽然天气热,但存在昼夜温差。这次灾区群众多集中在农村地区,有老人、小孩、孕妇等体弱人群,他们需要被子。所以给海南发5000件夹克衫也是这个考虑。这样的回应得到了一些支持。如南海网、光明网等媒体记者直接采访了当地的一线救灾人员,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这种解释说服了一部分人。《人民日报》在22日发表评论指出,这是一种“常识惰性”:“看来,常识也有不靠谱的时候。一见反常就吐槽,也容易导致认知上的谬误。”因此,作者提出:“诚然,百姓监督公共机构是理所应当,但同时是否也应尽力摆脱成见,就事论事?一上来就揪骂,不是成熟的做法。”
人民日报海南分社记者马跃峰发表了另一篇评论。他对舆论的倾向提出怀疑:“灾区需要关注的地方很多,为什么只盯住红会、盯住棉被?”马跃峰认为:“为防御台风、最大限度减灾,政府部门一直积极作为。”
不过仍然有人不愿相信红会的回应,如微博上的@五岳散人 等人。媒体评论员刘雪松也坚持:“从常识来判断,红会的解释,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公益人士才让多吉在《新京报》发表的评论也仍然隐含有红会举措不合理的意思。但由于无证据反驳,他只能着眼于提高救灾效率:“红十字救灾有预案展示的是其专业性,但从预案到实施,这期间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救灾也好,做好事也好,不仅要有心,还要用心……”
《京华时报》则选择了一个讨巧的角度,呼吁息事宁人:“面对灾区民众还有如此之多的应急需要,纠缠于‘口水仗’的各方也该休兵了。与其猜度灾民的需要,还不如直接请教灾民。建立并维持一个开放式的、保持良性互动的救灾平台,应成为红会的标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棉被争议尚未平息,海南又被曝光有救灾面包发霉。
海南省民政厅的回应不可谓不快,态度也不可谓不好。针对网友反映的送往海南文昌翁田镇的救灾食品中发现发霉面包、蛋糕一事,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了歉意。苗建中坦言,此事责任在民政厅,是民政部门工作的失误,已针对此事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此事,若采购发生腐败问题,将坚决追究责任。目前,出现问题的290箱问题食物已全部封存。
不过,这样的态度恐怕也难以得到舆论的快速谅解。前一天还在抨击红会的《钱江晚报》评论员刘雪松再发评论《发霉面包缺的不是心眼》。他首先肯定:“海南民政厅不解释、不含糊、不拖沓,先把责任担起来,把错误认领来,这种担当错误的态度,避免了政府职能部门形象的越描越黑,也争取了民众的理解。”但旋即话锋一转,对发霉面包不依不饶:“如果说台风作为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人们无法避免,那么,发霉面包作为对受灾群众的人为创伤,却是政府职能部门完全能够避免的事情。”
《新京报》的评论同样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失误’和‘道歉’的程度,要对整个救灾过程进行反思。”作者王小异指责:“虽然这次‘威马逊’是海南41年来遭遇的最强台风,受灾程度非同以往,但救灾的‘套路’应该是差不多的。‘发霉面包’的出现,只能说相关部门的救灾还过于粗糙,还经不起灾难的检验。”
舆论连续对救灾细节发难,这样的频率恐怕不多见。就在台风未至的那个周末,所有人几乎都还在关注马航相关事件。人民日报马跃峰的话也许能部分地说明一点问题,他说:“这几天,我们写了无数灾区报道,篇幅不小,但很多人对海南灾情的‘发现’与‘重视’,却不是通过我们的报道,而是从‘红会棉被之争’开始。或许,这正是网络时代的特点:人们往往关注那些新奇之事,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只‘符合自己判断的信息’——比如相信红会‘有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海南受灾情况现在能迅速获得全社会的关注,是不是还得‘感谢’一下红会的棉被?”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关注和监督程度的提高也是一件好事。这并不是说发现的问题本身是好事,但大量媒体、社交网络对救灾过程的关注度确实在不断达到新的层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救灾体系能在日渐完善的舆论监督中同样完善起来。(文/邱天人)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发霉面包 威马逊 救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