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新版“农夫与蛇”背后有权力魅影
赵某上大学时因家境贫困,曾接受好心人包先生的资助,二人也因此成为忘年交。赵某毕业后找到包先生,声称自己已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可以为包先生办事提供一些便利。在随后的八年间,赵某以“帮忙办事”为由多次向曾经的恩人索要财物,共计千万元。日前,赵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8月5日《北京晨报》)
在贪念的唆使下,一个寒门毕业生就这样践踏了做人的底线,也逾越了法律的底线。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固然让人唾弃,但这个故事背后的权力魅影无疑更令人深思。
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也一无所有,赵某就是这种双重贫困的典型。在恩人的慷慨相助下,他走出了物质上的贫困,却在欲望的驱使下蒙蔽了良知。物质贫困,心灵失衡,欲望膨胀,走向歧途,这就是赵某走向堕落的轨迹。
尽管从根源上讲这起诈骗案的发生源于赵某的贪念,但案件背后“无所不在”的权力潜规则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赵某的骗术并不高明,除了利用朋友之间的信任外,主要是打着“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幌子,以“中央机关领导”的权力为诱饵,吸引恩人受骗。说白了,恩人也有自己的贪念,企图通过非正当的手段实现自身利益。
在权力潜规则一度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包先生被骗千万巨款就不足为奇了。无论是想承包地皮,还是帮朋友调动工作,包先生看中的恰恰是赵某虚构出来的权力,相信只要金钱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就能搞定一切。
事实上,很多诈骗案件背后都有若隐若现的权力魅影,即使一些高科技电信诈骗也屡屡打着公安局、法院等幌子。现实中,运作项目、晋升职务、摆平麻烦等也成了骗子屡试不爽的手段。只要权力不被关进笼子里,潜规则滋生的土壤就不会消失,类似的诈骗案件就难以杜绝。
面对现代版“农夫和蛇”的故事,我们除了谴责恩将仇报的“白眼狼”,更要警惕社会潜规则的“毒素”。唯有法治才是良方,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只有通过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规避风险。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新版“农夫与蛇” 权力魅影 贫寒学子毕业后诈骗资助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