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北漂小伙鲁甸建帐篷学校 曾多次参与地震救助
志愿者帮老人从废墟中抬出棺木
帐篷学校正在上课
卢柏克又去地震灾区了。在北京,他是一名公益志愿者;在地震灾区,他是一名支教者。在四川雅安、甘肃定西两次地震的灾区,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为当地建起了帐篷学校。坐在帐篷教室里,孩子们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也能得到震后的心理疏导。一个更实际的好处是,孩子有人帮忙照看了,家长们就能腾出时间来照顾伤者、埋葬死者以至重建家园。
援助灾区 志愿同行
6. 5级的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在8月3日下午4点30分。当时,卢柏克正在北京,忙着自己的志愿者公益项目。听到地震的消息,他并没有像以前两次一样,收拾行囊、约上伙伴立刻出发。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他知道,地震刚刚发生,灾区当地的交通、物资都很紧张。如果贸然前往,给灾区的帮助有限,增加负担却是一定的。
8月5日晚上,他收拾好背囊,带上帐篷,坐上火车出发了。出发之前,他联系了曾经一起去过地震灾区的伙伴,大家约好路上见。他也联系了曾经资助他们做公益的几位慷慨人士,买了一百套书包,先寄往灾区。等他们建起帐篷小学的时候,这批书包应该也就到了。卢柏克也自己掏钱,买了一些小孩子的衣服和学习用具,一起寄了过去。
火车开到长沙,志愿者小陈上了车,与卢柏克会合。小陈是长沙当地的一名在校研究生,甘肃定西地震的时候,她和卢柏克在灾区认识了,一起建起了帐篷小学。火车票紧张,买不到直达云南的,他们坐火车先到了贵阳。按照约定好的车次,一路上,算上小陈在内,一共有四位伙伴加入。在贵阳,已经有六位其他城市的伙伴等在那里。7日晚上,他们抵达贵阳。这时候,卢柏克的队伍已经达到了十个人。
他们的目的地,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龙头山镇,那里是震中。
帮助老人 废墟寻棺
鲁甸县,古称朱提郡,以当地的朱提山而得名。在东汉三国的时代,朱提郡就是最南端的地域了。卢柏克的老家在甘肃,工作在北京,对云南尤其是昭通市、鲁甸县完全没有概念。坐大巴车从贵阳到昭通市,换公交车到鲁甸县。到了鲁甸县,却再无车可坐了。他们搭了一段摩托车,又徒步走了几公里的山路,终于走进了震中龙头山镇。
地震后的景象一定是触目惊心的。卢柏克说,刚到镇里,他就看到一位老人。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了,独自站在自家的老房子前发呆,老房子已经完全塌了。上前询问,卢柏克才知道,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地震时被砸死了,另一个重伤送到了医院。只剩下他和老伴,守着塌了的屋子。
老人总要走进废墟里,像是要找东西。“他是想找自己的棺材,”卢柏克说。当地的风俗是,老人在生前要准备好棺材。在老人看来,那是他晚年最重要的财产。劝不过老人,卢柏克只好招呼其他志愿者伙伴一起,扒开倒塌的墙,找到棺材。套上绳子,六个人一起抬了出来。
两次救灾 经验帮忙
卢柏克的这些志愿者伙伴,很多他都没有见过面。见过面的,也只是在雅安、定西两次地震灾区时认识的。这是一群热情的年轻人,最大的刚满30岁,最小的还是大二的学生。而卢柏克本人,刚刚过了24岁的生日。
前两次地震救援,卢柏克做过的事情很多,也很杂。帮助救过人、运过物资,也曾像个打工者一样,在灾区镇里的街口“等活儿”。两次的救灾经验,逐渐让他明白最该做的是什么。他觉得,地震后最重要的救援,应该让专业的救援队来做。像他一样的普通志愿者,不应该在地震后几天赶往灾区,那样往往会给灾区添乱。
去年年底,卢柏克曾经到全国很多高校推广自己的公益理念。在高校的讲座上,他结识了一大批热血青年。从那时候开始,他知道自己应该和这些大学生一起,发挥年轻人的知识优势来帮助灾区,尤其是帮助灾区的小孩子。他们的想法,就是建立“帐篷学校”。这一次,一共有18位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赶到龙头山镇与卢柏克会合。其中一大半都是他在高校演讲时结识的大学生。
帐篷学校 疏导心理
现在,卢柏克已经在龙头山镇营盘村的银厂坡社,建起了三所帐篷学校。一共有79个村里的孩子,加入了他们的帐篷学校。令卢柏克自豪的是,住在山坡上的几乎所有孩子都来了。每天早晨7点半起床,8点开始上课,一直上到11点45分。上午的课程,主要是文化课,由团队中的大学生来讲。
卢柏克说,其实文化课程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下午。下午2点开始,这些年轻的支教者带着孩子们,走出帐篷,走到山坡上。表面上看,只是做一做游戏。但其实,这些支教者们还在做心理疏导。卢柏克说,希望他们的心理疏导课程能让孩子们忘掉地震。
“有个小男孩,半夜突然醒了,然后大喊‘快跑啊,地震啦!’小男孩一边大嚷,一边就往外跑。”这是卢柏克印象最深的一个晚上。其实,那只是小男孩的噩梦。这样的噩梦比较极端,更常见的,则是恍惚的精神状态。卢柏克说,有好几个小姑娘,这几天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阴影总是去不掉。”卢柏克说,震后的家长们都忙着照顾伤员、清理废墟,顾不上孩子们。时间长了,孩子们的阴影恐怕就留下了。他们要做的,不仅是带给孩子们支持,更是帮助家长们照看他们,陪伴他们,给他们信心。
从9日开始,卢柏克和伙伴们建起的帐篷学校正式开学。在山下,他们还帮助建起了一所帐篷学校,每天有四位支教老师下山讲课。卢柏克说,帐篷学校会坚持到9月1日。当地的救灾很及时,村里小学虽然不能用了,但板房教室已经开始搭建。“新学期一定能按时开学。”卢柏克说,到那时,他们就该离开了。
编辑:曾珂
关键词:鲁甸地震 小伙鲁甸建帐篷学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