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韩寒诚可疑,肖文更可怕
原本在公共传媒领域上并不怎么出名的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昨天凭借一篇《“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把整个舆论场搅得天翻地覆,以至于连刊登此文的《中国青年报》也不得不在午后,通过在自家网络上刊发另一篇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储殷副教授的反驳文章《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来平衡愤怒的舆论。(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说实话,对于韩寒的某些公共言行,包括这次引发争论的《后会无期》,我个人也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但读完肖文,我却并没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材料和观点。恰恰相反,此文带给我的冲击多来自于诸如“十足的烂片”、“名不副实、逻辑混乱、没有诚意”、“韩氏猥琐耍酷”等火药味十足、却没有任何言说价值的词汇。而这,显然不是一篇成功的反驳文章所该有的。
平心而论,韩寒的文章也好,电影也罢,不是说不能批驳,但与在微博上的“放肆”发言不同,肖教授这一回既然选择了投书严肃媒体,那就应该遵循起码的传媒伦理和言说规范——说得直白点,就是批评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动辄搞人身攻击。更何况,肖鹰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然而就这篇《“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的遣词用语来看,他显然连这层身份自持也抛弃了,实在是叫人感到遗憾。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类似这次的情况在如今的大学教师中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从一语不合便动手殴打老人的北航副教授韩德强,到与人约架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原本理应作为社会道德楷模、翩翩君子典范的大学教师,似乎正一步步自我降格,向泼妇、地痞“看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什么造成了知识分子的“粗鄙化”,这个问题令人费解。
众所周知,语言是心灵的一扇窗户、一面镜子。“出口成脏”不仅是一个素养问题,更具有某种社会破坏性。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所以自古以来,但凡自命为君子者,对于语言的运用、讲话的措辞都是非常注意的。很难想象,一个“出口成脏”,一个不知道如何“有话好好说”的人,即便学富五车,又能对社会的进步产生多少 正向而积极的作用?同理,一个动辄相互谩骂、言语攻击的社会,其文明程度也是可疑的。
在这个意义上,相比“韩寒现象”本身,我倒是觉得,肖文背后所反映出的语言暴力、文明破局,或许是个更加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王垚烽)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韩寒 中青报 肖鹰


“暖阳行动”——冬季送给孩子们的温暖
莫斯科遭遇连日暴雪
科威特最大博物馆群揭幕
长春市民书写2018个福字迎新年
俄罗斯重现巴拉顿湖防御战 冰天雪地“剑拔弩张”
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将发射 送特斯拉跑车去太空
李在镕二审刑期减半缓刑释放离开首尔看守所
鲍威尔宣誓就任美联储新主席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