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创新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把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常委会议事内容,把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创新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让党外干部充分发挥能量
本报讯(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 岳迎峰 王振华)在刚刚结束的夏收中,由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农业局副局长、九三学社襄州支社副主委、植保专家许燕子亲自指导和实施的襄州区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经国家农业部专家组现场实收实测,加权平均标准产量为542.9公斤/亩,创造湖北小麦万亩高产新纪录。
许燕子原本是襄州区农业局差额拨款的二级事业单位植保站副站长,全区400多个村几乎没人不认识他,农民都亲切地直呼他“燕子”!20年来,他不分寒热酷暑奔波于田间地头,致力于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粮食增产增收工作,为襄州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立下汗马功劳,2009年,他还被襄州区委、区政府授予“第二届十大实干标兵”。
几年前,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想高薪聘请许燕子,这让没有公务员编制,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的他动摇了。襄州区委统战部得知后觉得这样一个人才如果流失,将是全区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损失。为此,区委本着任人唯贤、服务发展的原则,于2012年10月破格提拔许燕子为区农业局副局长,充分发挥其能力和作用。
襄州区近3年通过公开考试、区委提名、换届选举等渠道提拔10名党外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破格提拔4名,许燕子便是其中之一。近10年的时间,从襄州走出和成长的厅处级党外领导干部达到8名,其中厅级1名。特别是近5年,襄阳市7个民主党派机关,其中5个是由襄州出来的党外干部分别担任副处级专职副主委或厅处级主委。“对党外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是区委书记王宇华强调最多的话。区委从全局的高度为党外干部工作机制定下了基调,即坚持做到“五个纳入”:把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常委会议事内容,把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把党外干部工作政策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和区委党校教学内容,把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目标考核项目,把党外干部纳入专门职数,专编专用。
去年初,在民主推荐、个人自荐和统战部门走访掌握的基础上,襄州区建立和完善了全区60名党外中层后备干部、30名党外副科级后备干部、10名正科级后备干部、19名重点培养对象共四类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其中法律、会计师、教育、医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占到50%,形成了科学、合理、有序的党外后备干部梯队。
在襄州区,像许燕子这样的优秀党外领导干部有近20名,分别担任区监察、司法、卫生、审计等区政府部门或镇政府要职。监察局、教育局、审计局、卫生局等区政府十大职能部门都成为襄州党外干部一线练兵的舞台。目前,襄州区10个政府职能部门有党外正职1名,副职8名,12个镇(办)政府领导班子党外干部3名。这些经过区委精心培养的党外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能量,为全区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党外 襄州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