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念斌案疑罪从无不能止于表扬法官
8年过去,当年的办案人员,立功的立功,授奖的授奖,升迁的升迁。念斌案的平反,不但意味着对他们过往功劳和奖励的否认,还可能关联着责任追究。
8年里4次被判处死刑的念斌前日恢复了自由身。如果没有姐姐念建兰的多年坚持,没有律师张燕生、斯伟江等人的“据法死磕”,很难想象这个案子现在会是什么状态。但在念斌恢复自由之际,张燕生律师却说“正义到来时,我们也该退场了”。她还对媒体反复强调“要多表扬法官,鼓励他们纠正冤案”。
判处念斌死刑的是法院,宣布念斌无罪开释的也是法院,这是制度设计使然。疑案本该“从无”,但在过往的司法实践中,它却屡被重审“从拖”。这次能在没有“亡者归来”的前提下,判决无罪,令人惊喜。这或许就是念斌案的辩护律师团队在前日的几点声明中首先感谢“福建高院、最高法院和国家平反冤案大环境”的原因所在。
我们无法知道前几次“疑罪从有”的真正因素是什么,但当值法官的压力是个真实存在。且不说要不要照顾下级法院的面子,警法关系、检法关系也是不得不考量的因素。尤其是来自警方的压力,总能透过一些制度管道传递给法院,让“司法”异化成“司权”。而高级法院内,虽说可由不同的法官组成不同的合议庭,但不管怎么组庭,上面都是同一个审判委员会——最初的“疑罪从有”和最终的“疑罪从无”,都来自于此。在福建高院赢得坊间鼓励和点赞时,我们希望这不是个案,而是对过往的一种制度化纠偏。
比法院更应反思和纠偏的还有公安。据报道,“平潭投毒案”当年是由福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联手攻坚,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此案还被列为福建省2006年十大刑案之一。2006年8月,平潭县委、县政府对3起特大刑案有功人员通报表彰并颁发奖金,其中就包括“念斌投毒案”。据称此次表彰破案有功人员,在“规模”和“规格”上均属平潭前所未有。
8年过去,当年的办案人员,立功的立功,授奖的授奖,升迁的升迁。念斌案的平反,不但意味着对他们过往功劳和奖励的否认,还可能关联着责任追究。基于自保,动用系统内资源千方百计阻挠翻案,便成了可能的选项。当然,这些只是合理猜测,真相还得借助官方的调查来揭开。
也正是从利益博弈和横向对比来衡量,律师们请求媒体“多表扬法官”才成为一个议题。这是丰满理想对骨感现实的退让。因为,依法司法、实现公正本就是公检法人员的本职工作。
我们今天反思念斌案,鼓励敢于坚持“疑罪从无”的法官是必要的,却不能止于此。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加速推广法官员额制,增强法官的独立性和职业保障,让公检法之间的相互制约成为司法活动中的常态而非偶遇,这才是目标。
司法公正始终是司法活动的终极价值追求。念斌案无罪落幕了,指向公正的司法改革还在路上。(王灏军)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念斌案 8年4次判处死刑 法官


2018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全面开启
土耳其总统表示将扩大在叙军事行动范围
2018年留日学人春节招待会在东京举行
巧手创业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美丽乡村过大年
“暖阳行动”——冬季送给孩子们的温暖
莫斯科遭遇连日暴雪
科威特最大博物馆群揭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