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北京 “黑中介名单”:最无奈的维权手段
据报道,近来网上一则《北京黑中介名单》,引起网友追捧。结果许多网民都自曝曾在北京遭遇黑中介,揭露黑中介赚黑心钱之道:以好房为托提供差房源;擅自加打隔断涨租金;一房多租;不退押金、租金;玩消失等。该名单也越拉越长。有网友戏称,在北京租房子,如果没被骗过,都不算在北京混过。
自制“黑中介名单”,或许是私力泄恨,可它理应倒逼有关部门“起而行之”,别让黑中介这块“牛皮癣”总贴在首善之区的脸上。
犹记得,微博上曾有人列出“中国食品安全白名单”,并附上白纸一张,被大量转发。能成网民“高级黑”的靶子,足见毒食品的招恨程度。但在很多北京房东和租户心中,如果说有比毒食品更该“拉黑”的,那必定有北京黑中介。
在网上,随便搜下“北京+租房”,曝光黑中介坑人的“揭黑帖”,教人如何告别北漂租房“必坑”命运的技术帖,可以说是铺天盖地。“黑中介=京城毒瘤”,已成许多人的观念认同,而“防不胜防”,也成了网民们的普遍感慨。而“没被骗不算在京混过”,也是很多北漂们疗伤的安慰法。
在此情境下,《北京黑中介名单》受热捧,激起网民的“接龙”兴致与吐槽狂欢,实在再正常不过——只因该话题摁下了网民受伤的“记忆开关”,让他们把注意力的“遥控器”都调到黑中介“频道”,引起共鸣。而细看跟帖,几乎个个都是“满纸辛酸泪”:内容跳不出“扒粪揭丑”的范畴,如曾遭“置业顾问”电话骚扰多时,租房时遭中介各种理由多收钱、克扣押金,中介公司跑路等等。而情绪基调,也多是激愤难抑。
说起“被黑中介坑”,身为北漂的我,对此也颇有感触:今年3月,就遇上中介跑路、老窝清空,结果押金未退,还差点被房东撵。正准备发帖曝光时,却看到网上早有人“抢了沙发”。后来在贴吧结识了不少同“苦”相怜的受害者,并加入名为“××黑中介受害者维权群”的QQ群,一看,嚯,群里竟有300多人。
如果被坑后能顺利维权,那倒也罢了。可从网民的反应看,被骗后也只能是给撰写“防骗指南”攒点经验。原因?或许我讲讲自个的维权经历,你就懂了:
在受骗后,我们打算抱团维权,先是有人报警,可相关警方说:“这属于民事纠纷,合同是否有效,我们没能力分辨”;后来打电话给消协,却被告知“这不属于我们的受理范围”;有人告到法院,也得自己举证,且钱很难追回来;此后央视等也曝光了该跑路中介,依旧没有人获赔……
所以,我能理解一众网民参与到曝光黑中介接力的无力与无奈:信法吧,讼累难挨;胜诉了,也讨不来补偿。于是网络曝光,也就成了维权受挫后的转向宣泄,受害者们也冀望在提醒他人中,将抵制“黑中介”的雪球滚大,压减其生存空间。
吐槽终究无力,治理才是正道。自制“黑中介名单”,或许是私力泄恨,可作为曾经的受害者,也希望,它能倒逼有关部门“起而行之”,别让黑中介这块“牛皮癣”总贴在首善之区的脸上。要知道,若黑中介真成了“打不死的小强”,那也是在“黑”相关部门治理能力。(仲鸣)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北京黑中介名单 维权 租房


带福回家
2018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全面开启
土耳其总统表示将扩大在叙军事行动范围
2018年留日学人春节招待会在东京举行
巧手创业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美丽乡村过大年
“暖阳行动”——冬季送给孩子们的温暖
莫斯科遭遇连日暴雪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