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委员呼吁关注登革热:气候变暖不能掩盖疫情防控漏洞

2014年10月15日 10:27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专家名片: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热带病及寄生虫学专家孙南雄

  在9日国家卫计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今年全世界的登革热疫情普遍偏高很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而孙南雄表示,该说法有点牵强,容易掩盖我国在传染病防控上的缺陷。

  孙南雄说,今年世界各地的登革热疫情较之以往确实呈高发态势,巴西报告了50万病人;新加坡很早就有了上万的病人;我国台湾现在也有好几千病人;特别是一向离登革热较远的日本,今年多地也出现了疫情。

  登革热主要的分布区域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等较为严重。“而今年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基本都在上述范围内。我国南方地区的登革热疫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云南几个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省份,其中以广东最多。从目前卫生部门报告的疫情来看,也在预想范围内。”孙南雄说,至于今年疫情为何凶猛,和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全球气候变暖极其缓慢,几十年连1℃也上升不了,平均到每一年,微乎其微。倒是气象异常可使局地出现持续的高温多雨天气,为蚊虫大量孳生提供温床,广东就是如此。加上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往日益频繁,输入性病例增加,从而导致登革热疫情呈高发态势。

  广东省的登革热病例绝大多数分布在广州,孙南雄根据经验推测原因:一是广州市内有疫源地,且传染源没有控制好;二是广州市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多,卫生情况较差,防疫工作没有做到位;三是去年可能就有小范围的疫情出现,未引起足够重视。

  孙南雄强调,登革热每年在我国南方省份都会零星散发,偶有爆发。今年疫情再度抬头,说明当地重视不够,卫生防疫存在漏洞,应借此机会加以改进,确保人民群众健康。

  建议

  开展蚊密度研究

  蚊子是很多传染病的媒介,除了登革热,西尼罗也是代表之一。该传染病经常在美国出现,严重时全美都有西尼罗感染病例。为了有效应对西尼罗病毒传播,美国相关部门安排专人研究蚊密度,只要发现某个地区蚊子的密度升高了,就说明传染病的流行风险增高了,于是开始集中灭蚊。

  孙南雄说,西方国家很注重传染病的防控,专业防控队伍比较健全。建议我国也尽快开展蚊密度研究,做好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风险控制工作。

  让预警成为习惯

  孙南雄说,有效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是公开透明,及时通告,让人们及时了解,尽早防范。但在我国,经常是某个传染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开始预警,此时已经滞后了,相应的损害已不可避免。在美国,你到一地去旅行,如果这个地方有传染病出现,当地疾控部门会提前预警,通过警示牌、广播等形式进行提醒,疾控中心网站上也会及时发通告,便于旅行者查询,这是惯例。我们应借鉴美国经验,对传染病进行提前预警,防止疫情扩散。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登革热 气候变暖 疫情防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