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健身,找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他们不计报酬,教授大家各种健身技能,普及健身知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领头羊”,他们有一个名字叫“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许您对这一称谓还有些陌生,但他们从事的工作已不知不觉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社区、公园里大妈们跳的健身秧歌,企事业单位职工做的工间操,晨晚练点的健身指导,都离不开他们的创编和传播。本期记者跟随几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走进西部,看他们给全民健身注入的活力。
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贵州省体育局主办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服务西部行(贵州站)活动日前在贵州贵阳市举行。从全国选派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在两天时间里,分赴贵州安顺、凯里、龙里、清镇、乌当区东凤镇、中航工业黎阳公司,开展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健身操舞的技能培训。帮助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提升科学指导水平,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活动中来。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那些并非明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特定范围内,影响力却一点也不逊色于明星们。
场景一
鲁海英:流着汗依然笑容满面
在贵州清镇一所体育场馆内,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鲁海英带着耳麦,边喊口令边带领大家跳广场舞,汗水不停地从脸颊滑落,但她始终笑容满面,舒展大方的动作带动着学员们的饱满情绪。在年过60岁的鲁海英身上,看不出一点点的“老”来,精干敏捷的她在学员中间穿梭忙碌,反复叮咛大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动作要领到情绪表达,事无巨细。
鲁海英为让队员看清动作,不停地转换自己教学的位置。“这既是为了让大家有参照,也可以有效调动队员情绪。”曾经是专业演员出身的鲁海英说。
教学间歇,清镇居民孙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晚上7点多,她们一批人都会聚在社区小广场上跳广场舞,大家在一起跳舞,图个热闹。“我们都是自发组织的,也没有专门的老师。今天跟鲁老师学习后,才知道广场舞也有这么多讲究。”孙女士说。
在基层,鲁海英感受到当地人民对健身技能的渴望。“不到八点,健身爱好者就在场馆等着我。他们学习起来非常认真,单独指导时,一些基础弱一点的队员拉着我的手不肯放。”鲁海英在一上午的教学中都没顾上喝水,她说,“我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教他们一点技术,不辜负他们的热情。”
场景二
戴艳:鼓励是最好的带动
“两手高举,点两下,手臂不要甩,很好!”在贵州安顺,正在教授健身操舞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戴艳不时地给予学员们鼓励。
“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仅是健身技能的教授,还要对自己指导的项目,由内到外的理解了,把健身的快乐带给大家。这不仅是能力,更是魅力,是吸引大众参与健身必备的条件。”任职于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的戴艳讲起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学,有一套她自己的理论。所以,当眼前这100多人的学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练起动作来也不够规范时,戴艳总能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点。而这些小小的激励果然让现场的学员更加自信、美丽地舒展自己的身体。
戴艳说,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并可运用掌握的运动项目作为健身形式进行健身活动。其次是健身指导技能,即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一个个体或一个群体,进行运动技能和健身技能传授的能力,以及作为志愿者的服务技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运动技能好,不一定传授能力就好。”戴艳说,“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能是‘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
场景三
徐福全:全身心奉献健身大业
从13岁从事体育运动以来,至今已近50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徐福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徐”,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学相当“多面”。不仅游泳、篮球、羽毛球等技能教授不在话下,在贵州龙里县,这个西北汉子扭起健身秧歌也十分到位。
“大家注意,看我的上臂动作,一定由大臂带肘带小臂……”老徐边示范,边指导学员的动作,“对,对,注意手的舞动。”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透出健身秧歌应有的柔美。难怪短短两天的时间,老徐在龙里县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学员王大姐边笑边向记者展示这两天的学习成果,她说:“我觉得老师教得特别好,没想到一个男老师跳起秧歌来那么舒展。”
讲起这些年做社会体育指导员最大的收获,老徐说:“一是我自己健康了,二是我把健康带给了大家。”作为全国70多万社会体育指导员代表之一,老徐有幸参加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服务西部行的系列活动。“用我所掌握的一点全民健身的知识、经验、心得和西部地区的兄弟姐妹分享,看到他们扭起秧歌、跳起舞来,我感到满足和快乐。”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 健身 社会 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