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九三学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丛斌副主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绝不能断了。否则,中国的根没了,中国的基因没了,你还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吗!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必须要坚持的。
“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元朝为什么在那么短时间就灭亡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利用好中华文化。清朝满人执政,却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理念,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
12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不是失败在军事上,而是输在文化理念上。始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晚清的洋务运动却以失败告终。我们以史为鉴!
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墨守成规。优秀文化,一定要继承。人在自然界当中存在,必须具有文化上的优越性和优秀表现,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经济、军事等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的竞争靠什么?靠教育。教育强,国家才能强,科技才能强。
去年,九三学社针对如何解决当前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核心价值观的迷失,如何夯实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在国民心理上的基础地位,如何扭转当前学校教育“重知识传播、轻人文素养”的局面,提出“关于国学课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建议”的提案,积极建言献策。
我们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学是民族文化之根。只有让国学课进入中小学课堂,让国学与国民素质教育真正统一起来,只有科学而系统地做好国学的挖掘整理、编撰出版工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开设国学课,将使学生从小就能系统接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习得文化精华,领悟思想要义。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国学教育是一种让人受益终身的素质教育,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国学教育是一种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构建的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知荣辱、讲爱国、讲诚信、讲正义、讲奉献、促和谐的重要途径。
青年,是时代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的爱国青年接续奋斗。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首先要灌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青少年信仰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血脉里就扎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树立规则意识、共同体意识、契约精神,这是文化强大的最基本要素,应该贯穿于我们的终生教育之中。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文化 中国 传统文化 国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