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中国飞行器首次成功绕月返回
11月1日,经过漫长而充满艰险的返回征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在着陆区预定区域降落。新华社记者任军川 摄
11月1日,经过漫长而充满艰险的返回征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在着陆区预定区域降落。新华社记者邵琨摄
11月1日,经过漫长而充满艰险的返回征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在着陆区预定区域降落。新华社记者张领 摄
新华网内蒙古四子王旗11月1日电(记者余晓洁 王聪 王春燕)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了成功回收绕月飞行器的第三个国家。
1日晨,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中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在绕月飞行后再入返回地球。
它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务成功,非常完美。”着陆场站气象台教导员齐华第一时间给父亲齐收金发送了一条信息。父子二人分别是气象台建站43年来第一任和第四任站长。
“小飞”是网友给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昵称。这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真实飞行,获取试验数据,验证未来探月三期主任务星嫦娥五号再入返回地球的关键技术。
10月24日凌晨,“小飞”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八天的“地月旅行”中,飞行试验器经历了地月转移、月球近旁转向、月地转移。最后,飞行试验器的服务舱和返回器成功分离,返回器成功返回。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说,经历了大约84万公里的太空飞行,试验器将以半弹道弹跳式高速再入返回,获得大量重要的实验数据。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郝希凡表示,这次飞行任务为探月工程三期验证了返回器气动外形设计、防热、“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月地返回及再入返回地面测控支持能力、可靠着陆、可靠回收六项技术。
中国探月工程2004年立项,以无人探测为主,分“绕”“落”“回”三步走。
十年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实施的探月工程进展顺利。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发射,圆满完成一期“绕月”使命后于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获得了世界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对嫦娥三号预选的落月区域进行重点探测。嫦娥三号2013年12月2日发射,12月14日实现月面软着陆。嫦娥四号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探月二期“落月”任务完成后,嫦娥四号任务还在深化论证中。
预计2017年前后执行的嫦娥五号任务面对的挑战,除了此次“小飞”试验的高速返回外,还有月面采样、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和月面起飞。
编辑:曾珂
关键词: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成功 中国飞行器首次成功绕月返回 中国探月工程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