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快报 快报
写在报道“猪圈女孩”一周之际:我们初衷不改
截至今日(11月17日),距离报道8岁女孩小忠事件整整一周时间。这一周来,我们经历了难过、感动和困惑,同时,我们倍感欣慰。
11月10日,在震惊、心痛、同情和希翼交织着的复杂心情驱使下,我们报道了8岁女孩小忠的悲惨境遇。望着病床上身体孱弱、呼吸沉重的小忠,想到偏远地区可能有更多的“小忠”,作为媒体的我们,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尽快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甚至一群小孩,亟待社会的关爱和援助,渴望更多关注的目光。我们在报道中没提到事件发生的地点,没提到小忠和她母亲真实的姓名,因为,小忠的事情发生在哪里不重要,小忠及其母亲的真实姓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报道,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更多温暖和爱心涌向小忠这样的“困境儿童”。
很难过。按照当地人的建筑习惯,房屋一楼一般用来饲养猪、牛、羊等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供人居住。因为母亲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幸患上脑瘫的小忠自出生以后,不得不在一楼度过童年的部分时光。以至于8岁的小忠身高只有78厘米,体重只有7公斤,全身肌肉萎缩,没有语言能力,被医生诊断为重度营养不良,骨龄只相当于3岁儿童。而此时的小忠,需要大量的钱款支撑她后续的治疗。
很感动。我们的报道推出后,受到了众多媒体和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不少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纷纷向小忠伸出温暖的双手。不到一天时间,公益平台为小忠募集的善款就超过30万元,也有几家企业联系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捐款和帮助,而在医院和志愿者的照顾下,小忠的身体状况也逐渐稳定。还有公益组织提出将把小忠的母亲接到成都,接受治疗。一切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很困惑。小忠的悲惨命运由谁来救助,仅仅依靠政府吗?要知道,小忠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一直是来自政府的救济。而对小忠,当地政府也一直有帮助。并且,如果没有“县长妈妈”彭利英把小忠带到成都检查治疗,没有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2万多元治疗费,小忠的今天,也许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加悲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在财力、物力和人力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些,我们还去质疑什么呢?
很欣慰。我们的报道推出后,有不少网友认识到,小忠只是个例,而她折射出的是一个群体现象,在偏远的乡村,还有弱者的呼喊等着我们去发现,还有悲苦的命运需要我们去救助。网友们为此发出呼吁,要为偏远地区的困境儿童找到一条希望的路径,还这些幼小无助的生命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这正是我们报道小忠境遇的初衷。
当蜂拥而至的镁光灯还在小忠身上聚集时,我们没有再去“追踪”,她累了。我们宁愿少一个素材,少一条线索,只要她能安心、安全地睡个好觉。我们只是希望知道她的人多一点,打扰她的人少一点。
时至今日,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全社会的力量。
请允许我们向“县长妈妈”致敬,是您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请允许我们向日夜陪伴照顾孩子的志愿者曲珍致敬,是您给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20多天的爱;
请允许我们向辛苦救治孩子的医务工作者致敬,是你们带给孩子生的希望;
请允许我们向全国各地的网友和爱心人士致敬,是你们的爱心,让我们相信中华大地充满爱;
请允许我们向仍在为救助小忠和更多困境儿童奔走的公益人士们致敬,是你们搭建了让爱汇聚的平台;
请允许我们向各地参与报道此事的媒体同行致敬,是你们的关注让孩子得到了更多的爱心。
媒体人,风雨兼程,初衷不改。
编辑:罗韦
关键词:猪圈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