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詹国枢:互联网能否颠覆一切?

2014年11月20日 10:31 | 作者:詹国枢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4-11-20zx301_P_1_454_1460_687_1759

 

  既然互联网不能颠覆实物生产,那么,一切从事实物生产的企业,就不必过分担心自己哪一天会消失,不但不必担心,反而应该千方百计将实物生产搞得更好。

 

  在“互联网颠覆一切”的滚滚大潮中,问一问“互联网不能颠覆什么”,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如此发问,并非没事找事。恰恰相反,搞清楚互联网到底有何神通,又有何局限,有哪些东西是不会也不可能被颠覆的,在时下这变革时代,很有必要。

  其一,互联网不能颠覆“实物生产”。说千道万,互联网不过是网上运行的一片“虚拟云彩”而已。人们虽然可以从淘宝网买到漂亮衣服,但淘宝网本身并不能生产哪怕一件普通牛仔服。人们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叫来肯德基炸薯条和炸鸡腿,但网络本身并不能炸出哪怕一根薯条半只鸡腿。人们虽然可以从网上收看精彩纷呈的电影、电视剧,但这些“网”本身,并不能直接生产任何一部电影和电视剧。

 

  其二,互联网不能颠覆“规模经济”。虽然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产品生产的必要环节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因此,大规模机器生产时,单个产品在各环节所消耗的成本,必然大大小于少量生产时单个产品

 

  所消耗的成本,这一规律也是不可能改变的。煮一锅饺子永远比煮一个饺子“划算”,这道理永不过时,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仍然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形态。

 

  其三,互联网不能颠覆“质量第一”。互联网虽然可以在很多领域代替人工从而大大节约成本,但是,最终产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仍然是企业竞争的基本要义所在。无论是在网上购买物品还是到商场购买商品,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媒阅读,满足读者需求的优质内容,仍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其四,互联网不能颠覆“人的需求”。互联网确实大大方便了现代社会人与人沟通,从而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但是,人类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是不会改变的,娱乐、阅读、交往等基本精神需求也是不会改变的。正因此,吃穿住行等物质生产企业是不会被颠覆的,电影、电视剧、歌舞剧、音乐会等制作生产也是不会被颠覆的。纸质印刷物因其方便随时翻阅而成为人们家居休闲打发时间的工具,这一基本需求也是不会改变的。正因此,纸质印刷物终究还会因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求而存在,无非是数量有所减少,内容有所改变而已。

 

  此外,我认为,互联网对理想、信念、思想、文化艺术、哲学思考等方面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说了一通互联网不能颠覆什么,到底有何现实意义呢?

 

  它让我们明白,即使进入信息时代,亦并非一切都得推倒重来。既然互联网不能颠覆实物生产,那么,一切从事实物生产的企业,就不必过分担心自己哪一天会消失,不但不必担心,反而应该千方百计将实物生产搞得更好。同样道理,作为媒体从业者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电影工作者,既然是内容和实物的生产者,当然也就没有必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淘汰。你需要做的是,千方百计把自己所做的内容搞得更好,至于内容的传输渠道和传播工具,其实并非最关键。

 

  就本质而言,互联网不过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强大新颖的“信息传递”工具而已。它确实成千上万倍地加快了信息沟通速度,也成千上万倍地扩大了信息沟通范围,因而也确实大大改变甚至颠覆了我们过往的某些生活形态。但说到底,它只能在“信息传递”领域大显神通,离开此一领域,它就什么也不是,无能为力。

 

  (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编辑:付裕

关键词:互联网 颠覆 生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