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韩启德调研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情况

2014年12月03日 14:51 |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分享到: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11月20日在广东中山大学调研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情况时强调,注重发现优秀苗子,培养科学兴趣,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座谈会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介绍了该校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的总体情况。作为广东省唯一承接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任务的高校,中山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4个学科的8位著名教授和20多名助教组成导师团队,向中学生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科技教育资源,为学生与导师共同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汇报了广东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情况。中山大学逸仙学院执行院长陈敏介绍了培养工作思路。物理学科导师王雪华、化学学科导师童叶翔分别介绍了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广州一中赵瑞婷、广东仲元中学林感、广雅中学王子凡等3名同学分别汇报了1年来参加英才计划的收获。

  在听取情况介绍的有关发言后,韩启德发表即席讲话。他说,参加今天的会议,听了各位导师和同学们的发言很有感触。中学生有机会参加英才计划,进入一流大学,在名家大师身边成长,真是太幸福了,令人羡慕。各位导师培养的是未来基础学科的接班人,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我真希望能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韩启德就英才计划项目实施提出6点意见。一是进一步明确试点目的。我们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最主要靠人才。英才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发现优秀的、有才华的苗子,如何创造有利环境帮助他们成长。这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中进行的一个方面实验。二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我们不要求孩子们做出多少成果或者提出什么重大发现。最重要的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树立更高远志向。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实践中创新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鼓励多样性,导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培养方式。四是英才计划不仅限于科学范畴,要关注对人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个性培养,要创新就要有个性。要创造条件,让个性充分发展,让潜能充分发挥,让才华充分显现。五是处理好大学和中学的关系。当前特别要调动中学的积极性。英才计划源于中学,回归中学,才能成功。要让中学的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投入。六是坚持英才计划不与高考挂钩。通常来说,成绩与时间投入成正比。参加英才计划的同学可能会被占用一些复习高考的时间,但提前接触科研,提前进入科研过程,对于那些真正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是没有损失的。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总会脱颖而出。当然我们也要有一个滚动机制,允许自愿退出,同时发现优秀学生可以随时补充进来。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主委姚志彬,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副主委陈利浩陪同调研。座谈会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主持。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广东省科协、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参与英才计划的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计划 中学生 实施 培养 情况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