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清理“野蛮生长”高尔夫球场不能手软
新华网沈阳12月7日电(记者 徐扬)近来,各地纷纷清理取缔违建高尔夫球场,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高尔夫项目,国家不仅早有禁令,而且多次治理,但却收效甚微,没能阻挡其遍地开花。本轮依法依规清理取缔“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是对法律刚性和尊严的维护,须严格执行一以贯之,彻底铲除违建高尔夫球场的土壤。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事实上,过去10年间国家层面已经多次下发禁令,然而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却由178家增加到2013年的521家。
法律规章就是边界,谁也不能越界而为。禁令之下仍在“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破坏的是法律规章的刚性与政府的公信力。此次清理整顿高尔夫球场,不仅要取缔关停一批,也不妨追查责任,看看到底是谁让这些违法项目冒着重重禁令一路绿灯开张营业的。同时,要用法律规章将高尔夫项目的红线通上电,今后谁要逾越红线谁就必受惩处。
高尔夫球场能够“野蛮生长”,与一些地方政府暗地里纵容与不作为有关。名义上是发展体育运动,打造招商引资软环境,实际上是圈地搞地产建别墅,有的甚至异化为腐败分子经常光顾的休闲会所。
从各地清查的成果看,有的城市一下子就取缔了5家高尔夫球场,其中有的项目曾被国土部门挂牌督办,但依然球照打、钱照赚三四年,没人去管。直至今年11部委联合下文,违建高尔夫球场才在高压下关闭。
清理违建高尔夫球场,既是维护法规尊严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大,动辄几百亩,加上各地球场过多过滥,国土部门早在2006年就叫停了对高尔夫球场的供地。但纵观各地违规高尔夫项目,均没有取得合法用地手续,但依然我行我素。这些高尔夫球场占用大量耕地,成了少数人“贵族化”娱乐的领地,有的甚至建在河滩地成为污染源。社会公众对此意见很大,希望能够严格执法,还地于民。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违建高尔夫球场十年“野蛮生长”,其间浪费的巨大社会资源难以估算。从今年的禁令再出发,决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一阵风刮过去仍是老样子甚至变本加厉,必须严查真办不留死角,更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死灰复燃。
编辑:付鹏
关键词:“野蛮生长”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土耳其和西非国家承诺加强经贸关系
迪拜展出超级高铁设计模型 内饰豪华如头等舱
元宵灯展点亮“欧洲心脏”比利时
民俗文化闹新春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