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春节放假不应纠结于除夕上
面对二选一的选择题,更多的民意其实是在选择题之外。作为具体调查研究机构,本不应设限,而应把民意听得充分完整。是否采纳,是决策者的事。
12月7日,媒体又发布了关于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的调查问卷。这一次,是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而问卷所设计的问题选项只有两个,就是要么从除夕开始放,要么从初一开始放,总假数3天不变。
有意思的是,有关媒体在发布这一问卷时,还特意来了两点“友情提示”:1.即便除夕未被列入法定假日,多数单位为照顾员工也会选择放假;2.希望多放假之心可以理解,此次调查是在放假7天前提下讨论。这在相当程度上说的是实情,因为选择从初一开始放,则更多的民众在事实上可能会多获除夕半天或一天的实际假期。然而,这样的提示,本身即表明公众有某种无法进行最优选择的无奈。
事实上,关于到底从哪一天开始放,前些年就有过争论与反复。一度从初一开始放,其时人们多有不适。于是有关部门听从民意,决定从除夕开始放,其时人们又多有不适。现在,又开始进行调查,开始听取民意。然而,这样的问卷调查和民意听取,注定是不会有最优的结果。因为群体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对假期的需求就会不同。满足了一部分群体的诉求,就无法满足另一部分群体。
如果硬要从除夕和初一两天之中二选一,那么这种选择在事实上是在逼迫决策者在听取哪部分群体的意见上选边站。而从决策效用来看,由此所形成的两部分群体,根本没有对错、优劣之分,那么决策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如此反反复复,几年内除夕放,几年内又初一放,几年内又改回来,决策就成了事实上的翻烧饼,那么决策的公信力何在?
因此,春节放假安排,根本不应纠结于除夕该不该放上。如果要听取民意,就要听取13亿人关于春节放假本身的真实想法、感受。要说可能形成最大公约数,这种听取方式才最有可能形成。事实上,面对二选一的选择题,更多的民意其实是在选择题之外。
春节是最能凝聚人心、形成民族共识的一个特殊节日。只有中华民族,才能在这个节日里形成如此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正是因为春节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千百年流淌在子民的血液里,在流动社会到来之后,在我们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之后,春节团圆的念想反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强烈,来得如此不可遏抑。越是进入这样的时期,13亿人越是希望有春节万家团圆的充裕时间,以慰一年来的相思与想念。难道我们的决策,不是要因应时代的变化,因应民众的心意么?
在这个意义上,决策如果真要听取民意,就应听得充分。作为具体调查研究机构,本不应设限,而应把民意听得充分完整。是否采纳,是决策者的事。但如果调查不充分,决策又怎么能建立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吴春山)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春节放假 除夕 法定节假日安排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土耳其和西非国家承诺加强经贸关系
迪拜展出超级高铁设计模型 内饰豪华如头等舱
元宵灯展点亮“欧洲心脏”比利时
民俗文化闹新春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