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网络首善”钢子:从幕后到台前的坚守
钢子(中)和慈善志愿者们在一起
他被称为“网络首善”,是在新浪微公益平台第一位单次捐款超过100万元的人,至今仍居微公益爱心排行榜榜首,但无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他被称为“傻捐者”,有一段时间,对于求助者他几乎来者不拒,甚至被人恶意骗捐,有人讥笑他是“傻捐者”。
他被称为“补齐哥”——一有空,他就在微公益的平台上查看需要救助者所获捐款的进度和金额,将那些还差钱的捐款补齐。
他被评为2014年中国年度十大慈善家,但依然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和名字,大家只知道他是“钢子”,一位着力推动全民慈善的捐款者。
12月3日,郑州。
有着网络首善之称的钢子出现在“钢丝小天使计划”(首站)的启动现场。作为“隐形慈善家”,这是钢子第一次出现在公益活动的现场。钢子宣布,他专门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出资1亿元注册懿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将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全国各地初创期的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作为1年多时间在网络上捐款超过1800余万元,却始终不肯表露真实身份的神秘捐赠者,钢子首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从幕后走到台前,是为了坚守自己的慈善之路,更是为了推动全民慈善的进一步发展。”钢子对记者说。
做没有回报的慈善
在此之前,钢子一直是个传奇般的隐形慈善家。
钢子做慈善很低调,低调到公众只知道他是微博名人“钢子”,而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中国慈善需要的不是奇迹和神,而是普通大众共同的点滴参与。”钢子告诉记者。
2012年10月,钢子开通了微博。不久后,他发现微博上有一名山东农村2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在求助,于是捐款14814元,为患儿补齐手术费用。
由此钢子开始了他的网络慈善之路。很快,很多人慕名在微博上找到钢子寻求帮助,其中有真正困难的,但也有骗捐的。为了不耽误救助,钢子几乎有求必应,并成为新浪微公益平台上第一位单次捐款超过100万元的人。
自那开始,钢子便在慈善之路上一发而不可收。
来自2014年中国慈善排行榜的数据显示,仅仅在新浪微公益一个平台,钢子捐款就达550多万元。支付宝网络支付平台的数据显示,钢子所注册的多个支付宝账户在多年来每天一直持续着同一个行为,那就是为多个公益项目和公益组织捐款,帮助的人群包括儿童、老人、贫困家庭等。“该用户除捐款外再无其他任何支付行为。”支付宝官方微博如是评价说。
在2012年底至2013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钢子个人被发现的网络捐款数据累计已达1800余万元。但钢子却几乎很少去关注自己到底捐了多少钱。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在对一位郑州的听障研究生的捐助中,钢子对外宣称只捐了5万多元,而来自新浪微公益平台统计记录显示,钢子的捐款超过10万元。
因为这些善举,“于是在懵懵懂懂中,就成为了网友们口中的‘网络首善’。”钢子笑着说。
虽然捐了许多钱,救助了许多人,但却从来没有人知道钢子是谁。因为在钢子看来,他做的是不求回报的慈善:“你只要知道有人帮助了你就行,不必去知道是谁帮的。”
从自己捐到带头捐
虽然对受助者不求任何回报,对于每一个受到他帮助的人,钢子都有一个小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请受助者向内心承诺,当你有能力时,会把我捐你的数额再次转捐给更需要救助的人,并把此承诺传播!”
这也成为钢子宣扬的“慈善纯公益”理念的一部分。钢子这样描述他的理念:用慈善的方式(捐赠)+无回报且容易付出的行为+集合大众的力量去帮助或救助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感动他人,影响他人用善良来回报社会。
“我所认为‘慈善家’的定义不只是你一生捐了多少个亿你才是慈善家,其实你只要每天捐1元并持之以恒,那你也是慈善家!”钢子说。
遵循这一理念,钢子在公益圈里做了一件很出名的事,就是发动“1起捐”跟捐行动。这个行动要求每一个参与者每年拿出300块钱,争取每天跟捐1元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受钢子这一理念影响的网友加入他发起的“钢丝善行团”,每天跟捐1元钱。
仅在2013年,钢子的新浪微博就分享了985次公益行动。新浪平台的网络数据显示,他影响了997万人次关注公益慈善,并因为他的传播而带动了10多万人次的捐款,共募得1105万元的救助善款。
“捐款的金额多少不重要,都是一份爱心。重要的是,每人捐1元钱对受助者而言,他需要感恩的是全社会,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这会带动他向善;另一方面对捐赠人来说,1元钱不影响生活,也杜绝了捐赠人索取回报的可能。”钢子如是说。
艰难的行善路
“其实我最初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希望用我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钢子坦言,他不是专业慈善人士,最初以为捐钱,做慈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应该会是一条相对平顺的路。但真做起来,实际完全超乎想象。
一路行善走来,钢子向记者坦言,他经历了太多艰难。“有骗捐的,有直接要钱的,也有别有用心造谣中伤、谩骂的,甚至有受到捐助还采取各种不光彩手段索求更多的……”以至于有一段时间,钢子变得十分小心,只通过微公益平台捐助那些经过平台验证的求助者。
但这种谨慎与小心也造成了钢子的后悔和自责。
在这一时期,有两位没有经过微公益验证的求助者,因病情恶化,还没来得及得到帮助,就相继离世。
“其中一位是合肥患有肝癌的研究生,他最后的遗愿竟然是‘将已购买的药品赠送给病友’。”时隔一年多,钢子提起这件事情,心情依旧很压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能把骗捐的人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等同起来。”钢子说。
此时的钢子意识到,单凭他个人力量,很难带领“钢丝善行团”和“1起捐”行动精确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在广泛听取公益圈内人士意见后,钢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9位社会人士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钢丝善行团”的救助指向。同时决定“1起捐”只带头捐钱,不设立募款账户,所有款项直接打进受助者的账户,这与其他公益模式完全不同。
“慈善的意义不在于你捐了多少钱,而在于你参与了多少事。”钢子说。
用公益创投推全民慈善
一直以来,钢子也在不停思考今后行善之路的发展方向。
“如何把‘钢丝善行团’和‘1起捐’更好地与全民慈善相结合,是我几个月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钢子说。
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慈善事业措施,汇聚更多爱心扶贫济困。其中提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支持。
“这让我眼前一亮。”近几个月来,这些年的从善经历以及感悟、教训,钢子一直在思考未来行善更好的方向。看到这一政策,他脑海里闪现出四个字:义利兼顾。通过公益创投的模式义利兼顾,让慈善变一种方式可持续传递。
钢子计划首批投入1亿元用于公益创投项目投资,计划2015年在全国所有地级市开展,为每个地级市初创期慈善组织投入3万—30万元,为初创期的公益慈善组织和“钢丝善行团”成员直接提供创业资金和项目支持。
“我只要求他们创业有回报后,承诺每年拿出1%至10%不等的利润来跟我‘1起捐’。”在钢子看来,这是一个推动全民慈善的种子计划,能让慈善可持续传递下去。“我一个人能力毕竟有限,我希望有一天即便我不在了,但人人参与的向善力量还在。”钢子强调说。
编辑:曾珂
关键词:网络首善钢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