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跪拜礼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近几年,跪拜礼的倡导,逐渐见于某些所谓的教育家之口,也有学校付诸行动了,这是散见于媒体报道的。最新的消息则来源于1月12日的《新闻晨报》。1月11日上午,上海嘉定区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场面:“八百多名学生集中在大厅里,站成四排,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端坐在面前的父母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父母教诲。”
注意啊,是“三跪九叩”,是“膝行”!在数千人的盛大场面下,以如此方式“聆听父母教诲”,我们似乎穿越到了封建时代,看着21世纪的纯真少儿在接受最正统的封建奴化教育!
姑且不问这所谓的“孝文化节”有多大的作秀成分,先说跪拜本身。
下跪这个动作,自古有之。产生之初,并不包含屈辱的成分。那年代,我们的老祖宗还没有发明凳子,人们只是“席地而坐”,也就是双膝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这种坐姿就是“跪”。很明显,跪,当时是适应于任何人的,不显示尊卑长幼之序,大家聚在一起,无论长辈晚辈、天子百姓都如此。跪着的时候,人和人之间打招呼,也就弯一弯腰,这就是“拜”。这和我们现代人坐在凳子上挥手问好,没有什么两样。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老祖宗发明了凳子,于是,日常生活里,人们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凳子上而不必跪着了,可是,由于当权者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而让人们跪着,才能显示那种唯我独尊的王者之气,从而只允许自己坐凳子,人家则必须跪着。这个时候,跪拜的含义已经变了,代表的是卑贱,是臣服,是屈辱。在大力倡导平等自由的今天,再要求年轻位卑者向尊长跪拜,不是倡导封建糟粕又是什么呢?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禁止跪拜的。犹记得,废除跪拜礼是民国伊始的事,我们看《阿Q正传》就可以约略知道。一次,阿Q被捕过堂,看到堂上十几个长衫人物,他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地变宽松,跪了下去。长衫人物说这是民国,不要下跪,可阿Q总站不住,身不由己地蹲了下去,终于顺势改为跪下。
阿Q下跪,尚且被长衫人物骂做“奴隶性”,现在进入了21世纪,居然还有人将跪拜礼引进到最该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教育界,如果不是昧于历史,懵懂无知,将病毒视为珍宝,那么,就只能用居心叵测来解释了。
我国传统的孝文化,是一种精华和糟粕混合在一起的文化,其中有用的部分,我们当然要理直气壮地吸收。但是有害的部分,比如尊卑等级观念,则需要我们认真辨别,坚决剔除。毕竟现代教育,不是强制人跪下去的教育,而是鼓励人站起来的教育,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灵魂,否则就和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上海嘉定 孝敬文化节 跪拜礼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