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学校带头做假 学生焉能诚信

学校要以身作则,护卫“诚信”标准学校带头做假,学生焉能诚信?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要是学校这样教学生,相信多数人不乐意,可这样的教育在现实中却常常出现。比如新华社就报道了, 1月13日,潮州湘桥区接受“教育强区”省级督导验收,学校各出“奇招”:城南小学为让班级人数达标,组织数百“超编”学生冒雨外出“参观”;有学校临时组织学生出外看电影,或紧急调整课时表,或装饰美化校园等。
查看当日天气,潮州湘桥区风雨交加,气温寒冷,外出参观的学生估计不少人都挨冻了吧。区区一个检查,就可以让学校果断地置学生健康于不顾,在大冷天残忍地将“花朵们”赶出温暖的教室,目的是为制造班级“不超过50人”的假象,满足“教育强区”督导标准。加上其他学校存在座位号50以后的学生“被组织外出看电影”,紧急调课表,临时抱佛脚美化校园等情况,为演好“达标”大戏,湘桥区一众学校在弄虚作假上还真是“蛮拼的”。
学校乃教书和育人之所,不仅要系统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习得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即千金”的诚信就像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学生应该学会真诚、老实、讲信誉。从现实情况来看,诚信在学校也颇受推崇,大学校训中“诚信”二字出现频次颇高,各大中小学的校门口、教学楼墙上或楼顶,也常贴有“诚信”大字,作为学校推崇的道德观念。
问题是,除了课堂上教师反复提及,学校各类标语提醒,诚信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便是“知行合一”——口号叫得再响,不如学校带头行动;故事讲得再美,不如教师亲自示范。遗憾的是,现实往往是学校带头弄虚作假,用“临时布置”敷衍了事,教师打马虎眼,搞“抄袭剽窃”沽名钓誉。在公众对各种弄虚作假现象深恶痛绝的今天,个别学校和教师仍迷恋“路人甲”角色,津津有味地演戏以图蒙混过关,甚至置正常教学秩序于不顾。过去几年,这样的“剧情”就反复上演:教育部门要来,各类迎查工作会、动员会反复开,重置课程表,美化校园,补课时补教案补作业;检查人员一走,一切又都“回到过去”。
在形式多样的考核面前,弄虚作假成了不少学校的惯用伎俩。素质教育考核时,学生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校园弄得人声鼎沸,兴趣班布满各大班级,平日哀怨声声的应试之地,简直成了孩子娱乐的天堂;本科教学评估时,平日里睡到太阳晒屁股的懒虫们,有的到操场表演晨跑,有的到草地表演晨读,有的经过专门培训被安插在专家路线附近徘徊;学位授权点督查时,平时连影子都没见过的名家,突然就跑过来做兼职教授了,常年不做学术研究的老师,在核心期刊买版面,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总也沾不到边的高规格学术论坛,也一下子就轮到“咱们学院”了……
学校之所以在造假上“煞费苦心”,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考评结果,进而攫取连带的政绩补偿和财政补贴。以此次“验收作弊”的湘桥区为例,创建“教育强区”总投入达2.3亿元,很重要一部分都来自省级“奖补”。要减少学校作假作弊,教育部门须精简“已经让学校很难受”的各类评估审查,让学校重心由应付评估回归教书科研;地方政府也应收回伸向学校的手,不干预学校或强制其“一起演戏”。当然,最重要的是学校要以身作则,护卫“诚信”标准,毕竟,学校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学生效仿,学校带头做假,学生焉能诚信?(唐金凤)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学校 超编 做假 学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