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年北京两会>要闻 要闻
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林琦:埃博拉今年春夏或入中国 防控仍存漏洞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我国防控埃博拉仍存漏洞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3日讯(记者李木元)“美国科研人员曾预测2014年10月底博拉病毒会进入中国,现在看有点估计过高了。”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提醒,根据我国专家预测,埃博拉在今年春夏仍有可能出现在我国,所以不可以掉以轻心。
张林琦说,现在,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的传播速度降下来了,向其他国家传播的速度也会慢下来,但依然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去年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在西非三国快速增长的原因仍然不是很清楚。过去它可以这么大面积地、高速地爆发,今后仍然可以。比如塞拉利昂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病率有所缓解,但是在该国另外的地区又开始局部爆发,说明病毒还有继续向其他国家扩散的威胁。
“埃博拉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很难讲,这和西非三国对埃博拉疫情的控制程度以及中国与疫源地国家人员交往的情况有关。”张林琦表示,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很不健全,加上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习俗,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很困难。另外,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流太密切了,仅广州就生活着几十万非洲人,所以,埃博拉输入中国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基于我们前期对西非埃博拉疫情的一些数据和模型分析,埃博拉病毒在今年春夏可能会进入中国。”
张林琦表示,与2003年的SARS相比,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要高得多,属于烈性传染病,必须在快速诊断,发现病人和病源、感染者隔离以及疑似病例追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争取主动,否则一旦出现一个病例,后果不堪想象。
而有效预防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使用疫苗。现在我国埃博拉疫苗的研制跟国外相当,大家都在临床初期阶段探索。至于这个疫苗到底有没有效、有没有副作用,至少还需要半年以上时间。
张林琦透露,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都在进行埃博拉疫苗研究,去年12月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通过国家、军队联合评审,获得临床批件就是一项重要成果。关键是要把这些好的成果挑出来,尽快投入临床试验,加速成果转化,确保占领“制高点”。
中国在应对埃博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在机场、口岸加强了检查、监测,并建立了一整套应急方案,但是还不够完善。比如,一个患者来了,放在哪儿?指定医院有没有密闭的、防护措施非常好的重症监护室?还有防护设备、转运设备等等。美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中国也有准备,但是准备到了程度,运用的速度和时间节点怎么样,这是关键。
编辑:薛鑫
关键词:埃博拉 北京 政协委员 协和医学院 艾滋病 研究中心 张林琦 防控 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