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年北京两会>要闻 要闻
初始监管不可缺
北京市政协教育界委员反思精细化管理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3日讯(记者 修菁)“我们好几家幼儿园的大门就冲着大马路,孩子出来没有一点缓冲,存在特别大的安全隐患。政府在审批学校、幼儿园建筑图纸的时候,是否能考虑进安全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做一次面向全市教育机构的安全普查,将发现的诸如此类的方案能拿出一个一次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事一议。我们现在管理那些达到了精细,哪些还不够精细,我们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我见过一个学校的操场是建在化粪池顶上的,还有的学校操场上布满井盖,这一出事一定是大事。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想问,当初这样的设计方案如何审批通过?依据什么被审批通过?我们说城市精细化管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职责清晰,明晰责任主体和履责的内容,并靠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约束相关责任人的职责意识。”
1月22日,政协北京市全会第十二届三次会议进入小组讨论。拿到议程的18组委员一落座,话匣就找到统一的出口。因为在隔天将举行的联组讨论会中,该小组被编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一场的讨论会。
“我认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应该是这样一个逻辑,初始设计方案要人性化、科学化,每做一件事,都要心存这样一个理念:这样做,是否考虑到使用方的利益,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使用方的需求,而不能是惯性思维。所谓精细化管理,也即以人为本的管理。再者,要加强执行精细层面的民主监督和制度层面的监管。”组员的发言触动了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委员的思考。
“学前教育通过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园所规模和数量都得到显著的增加,适龄儿童入园率显著提高。但是在教育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我们还要考虑可持续的问题,比如园所建起来了,老师缺编的问题如何解决?有后续的关注、解决方案吗?比如2007年出台的高中新课改中,新加入通用技术课,可是到今年9年过去了,因为老师职称评定和编制序列的问题,这一科的老师来源还是没有解决,多数学校都是由物理、化学科的老师兼任,这些老师对一科的态度也是抱着‘副业’的心态,实际是有违设立这一科的初衷,影响这一科的发展的。”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副主任于秀云委员举出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忧思。
“一项举措的出台,实际上应是一项系统化的配套工程,我们要考虑各个节点的如何跟上,而不能成为滞后的绊脚石。”北京市海淀区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刘芳委员拿她很遗憾的垃圾分类案例举例。
该校在环保校本课上,很花心思和时间对孩子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孩子们回家也实践了,可是许多孩子回到学校向老师质疑,“我们看到垃圾都由一个车运走的,到了垃圾场,他们还会和同伴在一起吗?”
“我们光有好的宏观层面的政策不行,还需要各层面保障性的细则。我是搞体育产业研究的,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北京市也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场馆,可是去年却又出台这样一条政策,学校场馆对外经营的收入,要纳入学校的当年预算,那哪个学校还愿意对外开放呢?”首都体育大学教授霍建新委员又接过话茬。
“教育改革当前进入深水区,唯有靠精细化管理,才能保证改革目标的落实质量。我认为我们应找一个牵头人,形成一个界别联合提案。”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处处长陈丽委员最后接过话筒,建议道。
时钟飞快走过两个半小时。走出会场,作为小组的召集人,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柴岭委员拉过小组秘书问到:我们组联组会就三个发言名额吗?刘芳委员那对于学校精细化管理还有好做法,让她也说说。”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学校 精细 委员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