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革上海市委建言让抗战文物成为市民的公共文化资源
原标题:民革市委建言——上海抗战文物 亟待走进公众
“为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68位皇家空军,英国某标志性建筑物的彩色玻璃上绘了这68位空军的队徽。这一做法值得上海借鉴。”民革市委认为,上海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存世总量大、分布区域广、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是城市的一笔宝贵财富。
然而,相关调查发现,可移动上海抗战文物资源存在着资源分散、保护和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目前,留存本市的可移动抗战文物主要分布在市、区文广和文物局系统,上海市图书馆系统以及上海市档案馆系统,少量保存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另有极少数在上海犹太人纪念馆等处保存。由于文物收藏单位行政管辖权限不一,利益格局藩篱固化,因此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同时,这些文物资源的公众知晓度很低。目前,本市的抗战历史文化遗产宣传以少数不可移动抗战文物为主,可移动文物大多不为人知。如嘉定胡厥文生平事迹陈列馆中胡厥文的抗战文物等,许多规模小、影响小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的可移动上海抗战文物未受到重视,更鲜为人知,需要专业人士从有关单位留存的有限资源中进行梳理。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民革市委提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资源。建议本市文物主管部门抓紧组织开展各单位所藏抗战文物资源家底摸排,并借鉴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网站的做法,在网站上公示部分可移动抗战文物精品。可充分利用本市主流媒体,如电视台纪实频道等以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为依托,策划并播放具有上海本地抗战特色的影视作品。让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背后的故事尽快走出仓库,走进公众视野,提高上海抗战文物知名度。
挖掘典型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将其与上海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将上海抗战文物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民革市委认为,2009年国歌词曲作者田汉、聂耳的亲属,向上海的国歌展示馆捐赠《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手稿,可将此歌谱作为外滩等主要街道灯杆部分装饰元素,或其它道路景观创作元素,使上海作为抗日歌曲发源地、尤其是国歌诞生地的历史深入人心。
“推动上海文创人才与上海丰富的抗战文物资源相结合”,民革市委还建议,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开发一批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抗战文化产品,并协调各收藏单位在互联网开放高清抗战文物藏品图片与公众互动,让上海可移动抗战文物成为市民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革 文物 抗战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