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选美小姐为何乐不起来了
黎巴嫩选美小姐葛瑞格最近遇上了麻烦事。因为一张与以色列选美小姐马塔隆的合照,葛瑞格遭到一些激愤人士的猛烈抨击,甚至被冠以“通敌”“叛国”罪名。尽管葛瑞格在照片中笑容僵硬,事后也再三解释本无意与以色列选美小姐接触,合照是对方擅自拍摄发布的,但依然有民众要求取消她代表黎巴嫩参赛的资格。
类似的事件以前也发生过,1993年的黎巴嫩小姐赫达·阿尔—特克就曾因同以色列小姐合影,引发黎国内舆论抨击,最终被剥夺了参赛资格。
区区一张照片,竟像一把盐,撒向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间久难弥合的伤口,戳痛了众人神经,也唤起了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数十年来郁积的恩怨情仇。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派兵侵占了黎巴嫩南部地区,虽然于2000年撤出,但两国或大或小的冲突一直不断。因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黎巴嫩立法禁止该国公民与以色列公民的一切联系,两国断绝贸易。
笔者在阿拉伯世界常驻3年,真切地感受到了两个民族间深深的隔阂。《戴维营协议》签订后,埃及成为首个与以色列正式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但以色列驻埃及使馆却屡屡遭到民众冲击、毁坏,后来不得不彻底闭馆。在相对世俗开放的阿联酋,曾有自称来自以色列的人被苏丹籍出租车司机愤怒赶下车。一些阿拉伯国家还拒绝那些持有以色列签证的外国游客入境。《中东报》的评论代表了阿拉伯世界主流的声音——只要以色列仍在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那么阿拉伯世界就将继续把以色列视为敌人。
已故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残酷的现实一再书写着巴以血泪史。连续上演的悲剧令人扼腕唏嘘,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为图私利而进行挑拨分化、深埋祸根的行为令人愤慨。巴以双方都应当清醒地看到,暴力只会让仇恨代代相承,变本加厉。
放眼全球,各类环球选美比赛风生水起,受到热捧。地域、国家、肤色、民族的界限早已被打破。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参赛者还将“爱好和平”视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标签,通过讲述友爱与和解的故事,将“至美”与“至善”相连,给人美丽憧憬。人们期待着,阿拉伯世界的人民与以色列人民之间的隔阂尽快消融,让双方得以友好地握手,开心地合影,安心地生活。
编辑:水灵
关键词:选美小姐 黎巴嫩 以色列 叛国 阿拉伯世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