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革河南省委提交解决郑州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原标题:民革河南省委提5点建议 整治郑州西三环“15连塌”
河南商报记者郭富收吴静杨晓楠去年9月份,《河南商报》对郑州西三环半年塌陷15次事件进行了持续报道。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民革河南省委提交《关于解决郑州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中,建议政府部门对地下公共管沟一次规划到位,一并建设施工;杜绝“N连塌”事件再次发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
民革河南省委关于解决
郑州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1. 地下公共管沟一次规划到位
民革河南省委建议,要做好、做准、做细道路规划阶段的交通流量预测,特别是快速路互通立交,交叉口直行、转弯的交通量,为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做好保障。
同时,还要广泛征求意见,多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决不能靠领导拍脑袋来定方案。不仅如此,在快速路、主干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地下公共管沟一次规划到位,一并建设施工,避免今后反复开挖,造成资源浪费、交通拥堵及道路质量的下降等。
2. 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
提案认为,城市决策机构应建好一条路后再开工第二条道路,尽量避免一窝蜂上。
同时,要不定期邀请市民代表或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探访检查,督促施工建设方严把质量关,杜绝像“郑州西三环十几塌”事件的再次发生。对每个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重大质量问题必须严肃彻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 同一路口高峰期和平峰期,红绿灯时间要不同
提案认为,每个路口的标志线、信号灯时间设置,交通管理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认真听取广大司乘人员尤其是私家车车主、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的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标志线和信号灯时间等。
同时,还要根据车辆行驶状况,特别是要考虑高峰期和平峰期等不同时段同一路口的红绿灯时间设置应不同,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完善电子抓拍设备,对违规者加重处罚力度,并定期在媒体上公布。逐步减少直至退出街面警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素质。
4. 重型电摩按照营运性分类
不仅如此,还要对不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规范的电摩、助力车等严格按照机动车管理,不仅要上牌,还要购买商业保险,保障骑车人和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特别是对摩的和快递物流公司的重型电摩,分别按照营运性载客个体户和货运进行分类管理,对摩的司机收入不进行征税,但对其违规、违法营运要进行严厉的处罚,而对快递配送员的车辆按单位和个人双重登记的方式进行管理。
5. 地铁口附近多设停车位
提案认为,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的建设,但也不能像南京一样同时开建多条地铁线路,让市民无路可走。
同时,要完善公交服务网络,在城区地铁站口外设置公共自行车系统,多设置近郊公交或者停车场,提升地铁的服务能力。
不仅如此,公交车线路设置要合理便捷,让市民乘车能够一路直达或转一次车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尽量方便群众出行。
提案建议,对经常乘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给予价格补贴,可以向北京等城市学习,比如根据公交一卡通使用频次,实行递进折扣的办法。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交通 建议 民革 河南省 省委